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通俗未必皆好诗,雅俗共赏乃正道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12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126973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2-26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9.
“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是写作的金科玉律。
思如泉涌,梦笔生花,正是其最真实的反映。因为,毕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12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126973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2-26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10.
顺便谈谈我的另外一些切身体会:
诗词的对象,应首先明确对象是哪一宝塔层次。
否则,只能是“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土话讲,费力不讨好。
诗人总是喜欢用“隔”这一手法,说白了,就是一层窗户纸。
用得恰到好处,会产生的效果是:
迷人的“朦”  ——犹如新娘拜天地时的遮在头上的红纱巾;
会心的“隔”  ——犹如新娘拜天地时的遮在头上的红头巾;

点评

非常赞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5 20: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12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126973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2-26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11.
我个人认为,诗歌,应首先成为一种武器,然后才能找到其依附的理论。另外,与其大量用典,不如开个考古商店。因为,社会毕竟是个宝塔层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12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126973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2-26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12.
节奏产生美,我认为,新生婴儿的啼哭也是多种版本的音乐之美,关键是发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12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126973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2-26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13.
影响节奏的主要因素是——律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12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126973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2-26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14.
我最喜欢短小精悍。一句话,万万不可为了稿费而拉成裹脚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12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126973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2-26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15.
“自然之道的精神又十分的微妙”,“就好比千万斤重的大钟,不会发出细微的响声一样”,其美妙的、勾人心魄的内涵,只能用“心”去细细地意会中。此二句,读的我真真的如痴如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12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126973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2-26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16.
“辞简约而包含的意义丰富,取事平凡而喻理远大”, 当你真正的物我一心时,文章中的每一个汉字,都是立体鲜活的、玲珑剔透的字粒,在与作者、读者感情共鸣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12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126973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2-26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17.
“文辞也必须与德行、忠诚、信义三者互相结合”,
我的理解就是一个字“真”。高尚的品操才会有高尚、自然的文采。
诗人应具备这样一种的功底,无论或短小,或长篇的每一句,一眼就可以看出:
是在以景说话,还是在以情说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12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126973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2-26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18.
“否则就会出现楚汉以后的文章创作过分追求形式的流弊”,
我的理解,就是以心中的“真” ,令主、客观流淌在诗人的笔功下。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同样,一个好的标题,就是文章的窗口。
而其中的字眼,更是作者的心灵、诗词的眼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9-9 08: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