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夏爱菊

夏爱菊作品展示

  [复制链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357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6-2-1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实上当代诗坛的新山水田园诗人及其作品甚多。且不说新中国成立前后,产生了艾青《旷野》、郭小川《青纱帐》、贺敬之《桂林山水歌》、李瑛《黄河落日》、流沙河《农村夜曲》、闻捷《天山牧歌》、刘章《山行》等划时代意义的山水田园诗,单说改革开放30年来,《中华诗词》、《江南诗词》、《东坡赤壁诗词》等几十家中华诗词刊物,开辟专栏,改革诗词曲格律韵律形式,取得喜人成就;以丁芒、刘章、刘征、王英、戈阳青等为代表的传统格律诗改革派诗人,黄冈新田园诗派、湖南新乡土诗派等为代表的全国新山水田园诗派应运而生;原生态的山水田园风景诗如雨后春笋,风靡全国。就我正在阅读的当代黄冈派新田园诗人夏爱菊的新作,也足以表明新旧田园诗人早已“关注生态,关注绿色和大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357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6-2-1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传统与创新相统一

2007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357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6-2-1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党的文艺春风吹拂下,新的信息时代,中华诗词走出了一条新路。一方面,它“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另一方面,喜悲剧式的社会生活矛盾的审美体验,又潮流般地选择中华诗词的释放形式;而它担当重任又必须突破旧格律束缚,寻求白话、新韵、自由的新体式。夏爱菊顺应潮流,让田园诗走出了一条传统与创新相统一的康庄大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357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6-2-1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思想内容方面。古代田园诗人大写惜农悯农、田园风物和田园归隐;当代女田园诗人夏爱菊则大写三农新风、田园风光和即景(物)寓言诗。你看七绝《老农》:
    一条扁担担朝霞,汗洒千重稻浪花。
    待到竹林栖鹊闹,烫壶米酒品南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357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6-2-1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名为写“老农”,实是写农村旷野的“天空、大地”,写农村生态的“鸟鸣绿色”,写农民乡亲的怡然人生情趣;可谓具有时代特色的田园风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357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6-2-1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格律形式方面。古代田园诗人严守韵律,拘泥词牌。“两栖”诗人丁芒创“自由曲”体,“形式接近于曲”;乡土诗人刘章的白话格律诗,则是以民歌与古典诗歌为主要参照系而创造的新体;农民诗人王英亦“熔古诗、新诗、民歌于一炉”,三者均让文言古体诗词焕发生机。新田园诗人夏爱菊则步丁芒、刘章、王英之后尘,大写白话格律诗,近乎旧瓶装新酒,推陈出新,获得成功,实为她新田园诗一大亮点。你看:《[双调]折桂令•乡间夏日》:
和风袅袅炊烟,烟抹青林,林上蓝天。柳下凉风,居中阔舍,杯里清泉。小院飞花吠犬,碧溪垂钓鸣蝉。品着时鲜,读着诗卷,逸似神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357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6-2-1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和风、炊烟、青林、蓝天”等意象编织的大画背景下,诗人选择发生深刻变化的“三农”新风景的几个小镜头:阔舍乘凉饮茶、小院花狗喧哗、碧溪鸣蝉伴钓、农人品鲜读诗乐哈哈,营造了生态、温馨、逸趣的新农村意境,实是诗人纯朴的生命流程和心路流程的真实写照。正是美丽的田园风景和殷实的乡村生活,为夏爱菊提供了新的审美客体。这里,田园人写田园曲,根本不存在“每个人都应该回到乡间去生活,靠近自己热爱的土地才是最好的”的惶恐与忧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357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6-2-1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语言运用方面。除了民歌,古代大多数诗人所写田园诗,无一不带有士大夫语气,缘于文人身份和词牌约束。今日田园诗人夏爱菊,摆脱了旧格律的羁绊,大胆创新,以口语入诗入词入曲。信手拈来,全无雕饰斧凿痕迹。你看,《[正宫]汉东山•采茶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357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6-2-1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红衫背竹箩,云雾罩清波。蜜蜂舞婆娑?采花也么哥。玉手纤纤点洪柯。问菊娥:满了么?往回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357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6-2-1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文辞明白如话,通俗出奇,雅俗结合,开拓了曲作意境,增强了审美情趣。这是她面对田园新生活的拿手戏,极富时代风、田园味、幽默感。难怪丁芒先生这样评价它:“有大开眼界之感。是一片天籁,一汪清纯,一篷星火,一派乡音”。(化谷金青《夏诗评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8-10 09: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