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雨竹

一组习作恭请格老师和各位兄弟拍砖

[复制链接]

59

主题

1160

回帖

408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085
发表于 2015-5-5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2个小故事。
之一
杜甫对李白,那可真是一往情深,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就有《天末怀李白》《梦李白》等十余首,但李白对杜甫,几乎爱理不理,有两首诗借题发挥,应付了事,那首《戏赠杜甫》还是拿杜甫开涮,他对杜甫的感情远不如对汪伦的。再看看李白与高适。二人年轻时与杜甫一起游梁园,登吹台,饮酒赋诗,相互间期许甚殷。但到了晚年,李白摊上了“从璘附逆”这事,高适明知其冤枉,且他是讨逆最高军事长官,管个正着,但他对李白的“求援”诗却置之不理,眼看着昔日的好友流放夜郎。
之二
都德在他的《巴黎三十年》回忆录中,谈到他同屠格涅夫、福楼拜、左拉、龚古尔兄弟等人的友谊,他们时常聚餐、喝咖啡,谈论文艺和人生。屠格涅夫对都德尤为亲切,在餐桌上,“温柔热情吻着”都德的孩子们,“更有无数亲切可爱的信件”。但是让都德大感意外的是,在屠氏死后,都德无意中从他友人的文字里发现屠格涅夫始终瞧不起他,说他是“我们同业中最低能的一个”。都德很伤心,他感叹道:“我始终记着他在我的家里,在我的餐桌上,怎样温柔热情吻着我的孩子们的事。 我还收藏着他写给我的无数亲切可爱的信件。但在他的那种和蔼的微笑下却隐藏着这样的意念。天哪!人生是怎样的奇怪, 希腊人的所谓‘冷酷 ’这字是多么真实哟!”

点评

其实有很多误会在里面,李白的诗多有散佚,可能也包括送杜的!金圣叹是误会最大的一人,他认为杜也是看不起李!其实事实是什么样的,已经无法还原了!但我始终相信世界上还是惺惺相惜的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5 10:36
二则精彩故事。 庐山会议之后,一驾可以坐三百人的国际航机,乘客只有五个人,其中一位是彭德怀,机组人员不计算在内。 几年前,彭德怀的尸骨从八宝山迁走,人们不禁发问,这么好的风水宝地为什么不要? 骨气的彭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5 10: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352

回帖

381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14
发表于 2015-5-5 10: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说小时候与吃饭有关的事。

小小的时候与奶奶一起生活。家中常有客至。奶奶每次开饭前总叮嘱我:管好自己的小手和小嘴,人家难得吃顿好的。
探亲访友时她也会带上我。每到一处似乎总有许多家来接她去吃个饭。她也还是那句话:管好自己的小手和小嘴,人家难得吃顿好的。

说多了,我听了不乐意。简直气坏了。就顶嘴:人家来做客该人家吃好的,我去做客该人家吃好的,难道我不是人啊。那些好的究竟都被谁吃了,还是让来让去最后坏掉了只好倒掉了?太浪费了。

奶奶笑,说不来客人时,我不是也给你做你爱吃的嘛。

再后来,遇上我不喜欢的人请吃饭,我就拼命吃,专吃好的。
奶奶说我不听话。

我就说,人家要是真心请吃饭,我吃得越开心她也会越开心。如果不想让我吃却要来请吃,我就是要吃到她心疼死。谁让她没事来骗我个小孩子……

再后来,奶奶就很少带我走亲戚了。用她的话说,替人省点饭,替我省点气。

时过境迁。而今想来每每发笑。也许人、事、物通常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个样子。只有感受,才是真切而真实的,而它全由个人自主。

点评

诗词是一种主观的艺术!适合自己内心比什么都重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5 10: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1

主题

3874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贵宾

Rank: 5Rank: 5

积分
1942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5-5-5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格那丁 发表于 2015-5-5 08:45
说2个小故事。
之一
杜甫对李白,那可真是一往情深,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就有《天末怀李白》《梦李白》等十余 ...

二则精彩故事。
庐山会议之后,一驾可以坐三百人的国际航机,乘客只有五个人,其中一位是彭德怀,机组人员不计算在内。
几年前,彭德怀的尸骨从八宝山迁走,人们不禁发问,这么好的风水宝地为什么不要?
骨气的彭家后人只有一句冷冷的话;
生不能共事,死何必同墓地。
也就是说,这些人,死后也不能称朋友,或者称什么战友。
(多少事,从来急),说说昨天的事。

点评

怨恨其实是可以化解的,比如常言说的,人死债烂!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5 10: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2106

回帖

7680

积分

功勋诗友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积分
7680

功勋诗友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5-5 10: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格那丁 发表于 2015-5-5 08:45
说2个小故事。
之一
杜甫对李白,那可真是一往情深,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就有《天末怀李白》《梦李白》等十余 ...

其实有很多误会在里面,李白的诗多有散佚,可能也包括送杜的!金圣叹是误会最大的一人,他认为杜也是看不起李!其实事实是什么样的,已经无法还原了!但我始终相信世界上还是惺惺相惜的多!

点评

补充一句,更不是隐者。  发表于 2017-3-7 08:55
杜甫的诗,基本上优秀作品集中于晚期,又不是大家巨富,又不是狂人斗士,李白看不上他没有什么奇怪的。格那丁先生的一贯论述,也难免会有主观偏好,或者疏漏偏激,这个是人都会有,但整体是极具参考价值的。即使是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7 08: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2106

回帖

7680

积分

功勋诗友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积分
7680

功勋诗友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5-5 10: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十指含香 发表于 2015-5-5 10:30
说说小时候与吃饭有关的事。

小小的时候与奶奶一起生活。家中常有客至。奶奶每次开饭前总叮嘱我:管好自己 ...

诗词是一种主观的艺术!适合自己内心比什么都重要!

点评

与勇往直前相比,通常我们选择惰性与惯性。就像本来可以登上十五楼,却停在五楼醉心于自己目睹的风景。 不苛求自己也算一种境界吧。只不过需要同时做好面对他人要求与苛求的心理准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5 10: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2106

回帖

7680

积分

功勋诗友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积分
7680

功勋诗友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5-5 10: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草橋 发表于 2015-5-5 10:32
二则精彩故事。
庐山会议之后,一驾可以坐三百人的国际航机,乘客只有五个人,其中一位是彭德怀,机组人 ...

怨恨其实是可以化解的,比如常言说的,人死债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352

回帖

381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14
发表于 2015-5-5 10: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雨竹 发表于 2015-5-5 10:39
诗词是一种主观的艺术!适合自己内心比什么都重要!

与勇往直前相比,通常我们选择惰性与惯性。就像本来可以登上十五楼,却停在五楼醉心于自己目睹的风景。

不苛求自己也算一种境界吧。只不过需要同时做好面对他人要求与苛求的心理准备。

点评

沾沾自喜与坐井观天貌似不是我的标签吧!可能是有的人走的路没有同行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5 10: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2106

回帖

7680

积分

功勋诗友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积分
7680

功勋诗友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5-5 10: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武功有内外之别,内家讲究内敛,这是我追求的东西,虽至今不得其门,但永不会停止!

点评

你这些诗,恐怕够不上内敛二字。如果是沈曾植这样说,我相信,如下。 偕石遗渡江 湍深刚避鹄矶头,望远还迷鹦鹉洲。残腊空舲容二客,清江晓日写千愁。刚肠志士丹衷在,壮事愚公白发休。只借柏庭收寂照,四更孤月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5 12: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2106

回帖

7680

积分

功勋诗友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积分
7680

功勋诗友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5-5 10: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十指含香 发表于 2015-5-5 10:45
与勇往直前相比,通常我们选择惰性与惯性。就像本来可以登上十五楼,却停在五楼醉心于自己目睹的风景。

...

沾沾自喜与坐井观天貌似不是我的标签吧!可能是有的人走的路没有同行者!

点评

是我的标签。 我的爱与恨都像流星,才妒嫉所有像格那丁那么执着的人。 读书与思考去了。近来话多爱灌水,越发没定力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5 10: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1

主题

3874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贵宾

Rank: 5Rank: 5

积分
1942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5-5-5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草橋 于 2015-5-5 10:54 编辑

杜甫,也有B面,也曾经写过肉麻拍马屁的诗,最明显是某刺史为孩子做满月那首诗(记不起了)。
这些,可能是李白讨厌杜甫的原因。
献媚、肉麻、矫情的诗,人们从来不喜欢,古今皆然。
有人把赞美、热爱的诗和拍马屁的诗混为一谈,让诗界蒙羞。

点评

李和杜不同的是这点,李从不掩饰追求功名利禄的热情,但绝不接受附加条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5 10: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9-7 18: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