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格那丁

昨夜《立夏前日独坐山中至中夜》赏析

  [复制链接]

59

主题

1160

回帖

408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085
 楼主| 发表于 2015-5-18 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柳梦塘 发表于 2015-5-17 20:35
这两本都在发挥老庄,都在炼心,我觉着没什么好注疏的啊,你引什么书注疏?

我最近在看《无量寿经》。问 ...

净空法师是谁?不太了解。你能否把他的核心思想简单说几句?我想我能辨别。别说净空,六祖慧能我都认为着相,比如“本来无一物”,来自魏晋玄学“本无”论,大背佛家旨意,还有“外离相曰禅,内不乱曰定”,典型的分别心。不过六祖极其聪明,口才也好,是个人才。

点评

主修净土宗。师承方东美、李炳南老居士,讲《无量寿经》《华严经》,倡导“一门深入,长时熏修”。鼓吹“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网间毁誉参半,誉者以为贤智,堪称天人导师;毁者谤其为外道,邪说恣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18 15: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352

回帖

381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14
发表于 2015-5-18 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格那丁 发表于 2015-5-18 06:33
可以看看各色人等的表演,有装得一本正经的,有显得义愤填膺的,有躲在阴沟里放冷箭的,有“伏惟大王,高 ...

你呀。我想买十公斤梅子榨成汁浇你个透心凉。

不可能只有你是蒸的而别人都是煮的。祈祷每个人都能似你或如我:吸收营养,自动过滤语言糟粕情绪残渣。

如此或可天真无伪皆大欢喜井水爱上河水。

点评

你不觉得奇怪吗?我这短文里并没用什么太过头的话,竟然搞得来这么火,可见这是触动了某根敏感的神经。你觉得这些人是诗人吗?他们关注的是诗、是诗评吗?他们混迹诗坛的目的何在?难道还不一目了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18 08: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1160

回帖

408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085
 楼主| 发表于 2015-5-18 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十指含香 发表于 2015-5-18 07:58
你呀。我想买十公斤梅子榨成汁浇你个透心凉。

不可能只有你是蒸的而别人都是煮的。祈祷每个人都能似你或 ...


你不觉得奇怪吗?我这短文里并没有什么太过头的话,竟然搞得来这么火,可见这是触动了某根敏感的神经。你觉得这些人是诗人吗?他们关注的是诗、是诗评吗?他们混迹诗坛的目的何在?难道还不一目了然?:~

点评

我只能说我不介意你以这样的方式来评论我的诗。昨夜兄自己有可能也并不会放在心上。 关心则乱。一乱皆乱。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18 08: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352

回帖

381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14
发表于 2015-5-18 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格那丁 发表于 2015-5-18 08:09
你不觉得奇怪吗?我这短文里并没有什么太过头的话,竟然搞得来这么火,可见这是触动了某根敏感的神经。你 ...

我只能说我不介意你以这样的方式来评论我的诗。昨夜兄自己有可能也并不会放在心上。

关心则乱。一乱皆乱。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1160

回帖

408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085
 楼主| 发表于 2015-5-18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今后在诗坛行走那是得万分小心的,别以为沾了“诗”字就很高雅了,你看见的“高雅”其实装的居多,里面不知道多恶呢!我呢,喜欢戳穿他们的假面具,比较讨人嫌,这一点我是知道的。{:soso_e113:}但是我觉得,诗坛也应该打黑除恶。

点评

装或不装,是人家的自由。我不猜也不管。 你比我纯比我真,这是我嫉妒并喜欢你的根本原因。 随人家怎么看怎么想呢,反正心不沾尘。这不是绯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18 08: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352

回帖

381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14
发表于 2015-5-18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格那丁 发表于 2015-5-18 08:27
所以,今后在诗坛行走那是得万分小心的,别以为沾了“诗”字就很高雅了,你看见的“高雅”其实装的居多,里 ...

装或不装,是人家的自由。我不猜也不管。

你比我纯比我真,这是我嫉妒并喜欢你的根本原因。

随人家怎么看怎么想呢,反正心不沾尘。这不是绯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

回帖

5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0
发表于 2015-5-18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格那丁 发表于 2015-5-18 06:24
不是古代那种释经之注疏,是把有关文献搜集起来加上我自己的理解,等于读书笔记。例如《坐忘论》:

夫心 ...

还好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否则倒像钱钟书搞的管锥编了。。。:D

点评

看看我对《玄珠录》一段经文的疏解,柳兄有何高见? 道无所不在,皆属道应。若以应处为是者,不应不来,其应即死,若以不应处为是者,其应若来,不应处又死,何处是道?若能以至为是者,可与不可俱是道,若以为非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18 16: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

回帖

5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0
发表于 2015-5-18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格那丁 发表于 2015-5-18 06:47
净空法师是谁?不太了解。你能否把他的核心思想简单说几句?我想我能辨别。别说净空,六祖慧能我都认为着 ...

主修净土宗。师承方东美、李炳南老居士,讲《无量寿经》《华严经》,倡导“一门深入,长时熏修”。鼓吹“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网间毁誉参半,誉者以为贤智,堪称天人导师;毁者谤其为外道,邪说恣肆。。。

点评

我感兴趣的是他是怎么证得空性的(或者他要我们怎么去证得空性),至于修习方法,条条道路通罗马,习一经也罢,博览群书也罢,不过筌蹄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18 16: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1160

回帖

408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085
 楼主| 发表于 2015-5-18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柳梦塘 发表于 2015-5-18 15:04
主修净土宗。师承方东美、李炳南老居士,讲《无量寿经》《华严经》,倡导“一门深入,长时熏修”。鼓吹“ ...

我感兴趣的是他是怎么证得空性的(或者他要我们怎么去证得空性),至于修习方法,条条道路通罗马,习一经也罢,博览群书也罢,不过筌蹄耳。

点评

怎么证得空性,这个我不清楚。但我是这样想的,“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也有其道理,长时念佛的话,心中“正见”不断增强,偏见邪见都被挤跑了,即使有,念起即断。所以善知识会爆表,恶知识会清零。大限来临之时便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19 12: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1160

回帖

408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085
 楼主| 发表于 2015-5-18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柳梦塘 发表于 2015-5-18 14:34
还好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否则倒像钱钟书搞的管锥编了。。。

看看我对《玄珠录》一段经文的疏解,柳兄有何高见?

道无所不在,皆属道应。若以应处为是者,不应不来,其应即死,若以不应处为是者,其应若来,不应处又死,何处是道?若能以至为是者,可与不可俱是道,若以为非者,可与不可俱非道。道在境智中间,是道在有知无知中间。睹缕推之,自得甚正。正之实性,与空合德。空故能生能灭,不生不灭。
【疏解】道无所不在,这是说“道之应物”。从应物一面看,应物的道已经改变,一应物它就死了,反过来,从不应一面看,如果这道应物而改变,原来不变的道也死了。应与不应皆死,应与不应皆生,那么何谓道呢?道在境智中间,在有知无知中间。这中间状态就是“空”。如看美女,看得人家脸红,你说这脸红是我造成的,那么我看老太婆,她为什么不脸红?如说这脸红是美女自己造成的,为什么她的亲人看她不脸红?所以美女脸红既不是我造成的,也不是她自己造成的,而是我与她共同合作的结果。“春风又绿江南岸,”如是春风“吹绿”的江南岸,为什么春风吹不绿沙漠?如是江南岸自己绿,它冬天为何不绿?因此“吹绿”是单向的,而“又绿”是双方合作的结果。这种共同合作就是“空”,解构主义称之为“间性”。

点评

还好这个问题我接触过,否则真被你问住了。 【道无所不在】无论是道家的“道”、儒家的“易”、释家的“佛”本质上都是一个东西,都无所不在。(道家讲“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儒家讲“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19 12: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7-26 16: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