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24|回复: 13

【赏析】七律·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 唐·贾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8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七律·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  ·贾至
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
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满建章。
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
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
.
【注释】
早朝:臣子早上朝见皇上。大明宫:皇宫殿名。国家大典,皇帝朝见百官多在此举行。两省:指分居大明宫宣政殿左右的门下省中书省。僚(liáo)友:同僚,如唱和此诗的王维岑参杜甫等。
银烛:蜡烛,有银饰的烛台。此指百官早朝时擎的灯火。朝天:一作熏天。天,代表皇帝。朝见皇帝称为朝天。紫陌:紫红泥铺的路,指京城长安的路。
禁城:宫城。晓苍苍:拂晓时暗青色的天空。
弱柳:嫩柳。青琐(suǒ):皇宫门窗上的装饰,代指宫门。
百啭(zhuàn):鸣声婉转多样。建章:汉代宫名,代指大明宫。
剑佩:百官在朝见时必须佩带的宝剑和玉佩。玉墀(chí):宫殿前的石阶。亦借指朝廷。
惹:沾染。御炉:御用的香炉。
凤池:即凤凰池,在大明宫内,中书省所在地。上:一作
朝(zhāo)朝:天天;每天。染翰(hàn):写文章。翰,笔。
.
【赏析】
这是描写百官上朝场面的一首作品。这首诗的政治色彩很浓。皇宫豪华的气派以及百官上早朝时严肃隆重的场面写得活灵活现。
.
贾至的诗第一联是描写一个字。进宫去朝见皇帝的时候,天还没有亮,还得用蜡烛。到了宫城里,才是黎明。第二联写大明宫的景色:千株嫩柳挂在宫门外,飞来飞去的黄莺绕着宫殿鸣啭。第三联写百官上殿朝见的情况:穿着朝服的官员肃静无声,走上白玉的阶陛,只听得身上悬挂的剑和佩带物的声音。衣冠端正的身上,沾染着两旁香炉里散发出来的香气。第四联就是感恩效忠的话了:我们大家都在凤池中享受皇帝的恩泽,应该天天写文章侍候皇上。
.
这首作品的一个特点是全诗用比较贴切的文字描写场面,虽说用到一些褒义的修辞,但是却没有出了早朝大明宫这个场面,用字很集中,并没有用使读者有更多题外思索的字眼,说白了就是意境上苍白,虽然有词藻的堆叠,可是还是落在俗套里。不过或许是场面过于宏大,诗人作为一名官员,能如此下笔已是难能可贵了。
.
用紫陌形容甬道,前人的诗里就有,不新鲜;对青琐的描写,也很平常;建章殿是汉代的宫殿,这里因为避讳而代指唐朝的宫殿,走了一般的路子;大臣受皇恩而得以站于凤凰池上,这更是封建社会千年的传统;至于朝朝协助君主,古代三纲中臣以君为纲讲了好几千年了,写出来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可也是因为这首诗记载的场面在那个时代日日重演,所以诗还是有了历史见证一样的作用。
政治色彩浓厚的诗通常因为要表达主观上的尊重及客观上的严肃,诗写出来个性却不突出在所难免。当然这不是说写宫廷生活一定不能加入个人色彩,而是说封建社会里的诗人写宫廷生活就会免不了有如此的缺憾,在当时政治局面是不允许他们那样的,和现在写诗不一样。现在讲民主,批评起时事来可以酣畅淋漓得加进自己的感情。可是那个时代写诗却是不兴这样的,一旦如此,就会被人另眼相看,甚至避之唯恐不及。写一个宫廷生活的场面,不是为了让人躲着自己,在这里诗人是想让更多人了解这种场面,从而了解自己也是个本分的臣子,要不然这首诗不会写得如此直白。
.
读者如果能体谅贾至不能免俗的原因,那就会明白诗里那些臣子为什么亦步亦趋小心谨慎,就会较为容易得理解在那座华丽的宫殿上演出着一幕什么样的大戏。(网络)

柳弦争钓月 篱畔醉听梅
 楼主| 发表于 2017-2-8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是唐代诗人贾至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以进宫途中的景象表明朝见时间很早;颔联以春天景物写出大明宫外的春色;颈联写百官上殿朝见皇帝的情景;尾联以感恩效忠的话作结。全诗把皇宫豪华的气派以及百官上早朝时严肃隆重的场面写得活灵活现,政治色彩很浓,措辞富丽,对仗精工。
柳弦争钓月 篱畔醉听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8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至德二载(757)九月,广平王李傲率朔方、安西、回纥、南蛮、大食之兵二十万人收复长安,平定了安禄山父子之乱。十月丁卯,唐肃宗还京,入居大明宫。至德三年(758)二月丁末,大赦天下,改元乾元。此时李唐政权,方才转危为安,朝廷一切制度礼仪,正在恢复,表面上的中兴局面已经形成。中书舍人贾至在上朝之后,写下这首诗,描写皇帝回朝后宫廷中早朝的气象。
柳弦争钓月 篱畔醉听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8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清·何焯《唐律偶评》:意极深致而微婉不露,唐诗于此为盛。

点评

品评到位 欣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9 05:35
柳弦争钓月 篱畔醉听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8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1953717813350553596.jpg


点评

诗图俱佳 欣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9 05:35
柳弦争钓月 篱畔醉听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9 05:33 | 显示全部楼层
赏读
学习
谢谢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9 05: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抺寒烟 发表于 2017-2-8 20:56
清·何焯《唐律偶评》:意极深致而微婉不露,唐诗于此为盛。

品评到位
欣赏

点评

共同学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9 06: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9 05:35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

共同学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9 06: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9 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共同学习!
柳弦争钓月 篱畔醉听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9 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共同学习!
柳弦争钓月 篱畔醉听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6 21: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