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 评一首古风体的歌
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口号. 文章合为时而著。这既是古训,又是历代文人富于历史使命感的一种集中概括。“为时而著”的“时”,即时代之意也。“为时而著”,对于读书人而言,它意味着自己对时代的一种关注,对改造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一种责任和使命。古往今来,做到为时而著的虽不乏其人,但可以肯定地说,更多的是虽有为时而著之心,却未必有真正的为时而著之文。究其原因,就在于要想真正做到为时而著,就必须倾听时代的原音,把握时代的脉搏,真正用心去感悟时代,为时代而歌唱。下面,我想从读者的角度来点评下面一首歌 ;
圣朝颁善政,全民放二胎。补牢犹未晚,总算德门开。枯树早萧条,老枝生苍苔。 花谢无瓜瓞,对影互生哀.掩卷忆往昔,此痛何须猜。国事请慎言,嗫嚅何道哉? 几家剩独女,风烛失相陪。学校生源少,随遇垂垂老。苍颜对白头,桑榆春事了。 幸得晚晴天,夕阳无限好。又悯失独哀,戚戚南柯槐。天伦空一念,吊影且徘徊。 君不见清明寒食易哀,满眼蓬蒿塞墓台。不孝有三何必数,几家坟上子孙来? 今见春风起,荡漾浪千回。谢主隆恩放二胎,几多树老无花开。
这首歌,全篇三十二句,前后用平韵灰,中间换仄韵篠.主题是关于计划生育的敏感话题. 计划生育,这个题目很少有人写,因为这是国策,国人素守"莫谈国是"的信条,故而这种题目便是个禁区.歌的一开始,就开门见山点题,前四句是"风雅颂"中的颂.颂而不媚.所言中正.承接的十四句,是就目前之"计生"现状而发的议论.兴观群怨,不怒不伤.转折处写了十句,歌者用为时而著之心,恻隐唏嘘,直言不讳.痛呈利弊得失,以策应"全民放二胎"的正确和必要.其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孟子离娄上>里的话.朱熹注<孟子>以为:断绝后代,断绝祭祀祖宗的香火,是最大的不孝.诗歌的本意亦在于此呵.结尾用四句收住全篇.也采用颂体,与开头四句的颂辞作个呼应.白居易《杜陵叟》结尾写道:"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敕牒榜乡村。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 "谢主隆恩放二胎"可与"虚受吾君蠲免恩"相比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