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2-7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反映生活,描绘的是一个自然、真实的世界。唯物主义认为,存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是存在的反映。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也是实际存在的社会生活的反映。靠仿古肯定是不行的。有的人诗写的很雅,但一看就不是当代人的生活。脱离生活的文章,读来再优美,还是缺少地气。《义勇军进行曲》就是在中国人民奋起抗日救亡的热潮中诞生。有党政军民合力抗洪抢险的英雄事迹,就有了第八期《漱玉》的系列抗洪抢险的感人作品。洪雪莲两首渔家傲:《欢呼千艘渔船进钓鱼岛作业》“气爽秋高风正好,千帆劲发钓鱼岛。大海扬波红日照,鸣锣号,汪洋又见鱼儿跳。 巨舰巡航驱匪盗,渔夫撒网捞珍宝。急得倭奴双脚跳,归来早,放歌高唱渔家傲!”《欢呼南海开渔季万艘渔船出海捕捞》“又是一年开渔季,渔人高唱鸣锣起。碧海扬帆中国地,千万里,畅游祖海生豪气。 一纸仲裁如放屁!混肴黑白藏奸计。怒吼声中磨剑利。休无理,渔叉在手潮头驶!”就是在东海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产生的佳作。所以我们要注意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提炼出能引起大家共鸣的优秀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