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曾剑之

南雄珠玑巷新建曾氏大宗祠新桥厅题联

[复制链接]

1604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成联首席版主、《诗海探骊》轮值版主和轮值版监

Rank: 8Rank: 8

积分
89380
 楼主| 发表于 2022-7-22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曾剑之 于 2022-7-22 15:22 编辑
超蓬莱松 发表于 2022-7-22 11:02
个人认为,王力说是诗法拗救,而联律是对法,没有拗救的说法,联律只是节奏点划分两种选一法和传统对格。疏 ...

请超蓬莱松版主阅读本版置顶文章,郭省非的《联律通则》解读。
其中(五)平仄对立之第五、(节)。
郭老是这样写的:
五、五言七言联,律句占主导地位。
       平仄对立,主要指节奏点位置的用字对立。
       如: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节奏点:上联“年”、“庆”,平仄。
下联“节”、“春”,仄平。
                   对联平仄对立,不是要求每个字都平仄对立。


郭省非老先生的解读相信不难理解。我们应该好好体会和学习。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此联乃联界公认的史上第一联,
平仄格律不会有可质疑的地方吧!
新年纳余庆
平平仄平仄
无独有偶,拙联的分句“登程别南栅”其句式也是“平平仄平仄”,
我有理由相信:“登程别南栅”这个句子,其平仄格律百份百合乎《联律 通则》的严格要求。
如有说错,请版主指正。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3

主题

2677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351
发表于 2022-7-22 15: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早期的特例联,承认其个案历史,但不认可其普遍性格律,现行联律只说了句传统对格、截句联、戏联(等特殊联)给从宽认可。但我们新对,不能以个案去仿,而应以联律去分节拍,按音节肯定不对,而按义分节拍,号一纳,郭老先生回避了矛盾,是不对的,它也为一拍,的确是没对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4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成联首席版主、《诗海探骊》轮值版主和轮值版监

Rank: 8Rank: 8

积分
89380
 楼主| 发表于 2022-7-22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超蓬莱松 发表于 2022-7-22 15:25
这种早期的特例联,承认其个案历史,但不认可其普遍性格律,现行联律只说了句传统对格、截句联、戏联(等特 ...

郭省非先生是中国楹联学会重臣,其说法有指导性。
“五言七方联,律句占主导地位”。这又该如何解读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3

主题

2677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351
发表于 2022-7-22 15: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年一纳一余庆;嘉节一号一长春。节奏点:上联“年”、“庆”,平仄,下联“节”、“春”,仄平。对联平仄对立,不是要求每个字都平仄对立。

一一按义分节拍,号与纳也是一节拍,平仄是没对住,这个只能承认历史个案,传统老联给予从宽认可而已。但不可当平仄对应的例子去说一一个见。
我已对我们郭家门这位先生之见,提出异议,已发在其文下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3

主题

2677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351
发表于 2022-7-22 15: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言七方联,律句占主导地位”。一一这个观点是有偏见的,对联发展从五七言律诗与骈文两条路线集合而成,当今联律已充分照顾到古今、一般、特殊层面。新对的当从严依联律,而不能曲解放宽联律去套违律的。五七言诗律是不等于联律的,尤三字以上词语构成句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4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成联首席版主、《诗海探骊》轮值版主和轮值版监

Rank: 8Rank: 8

积分
89380
 楼主| 发表于 2022-7-22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超蓬莱松 发表于 2022-7-22 15:25
这种早期的特例联,承认其个案历史,但不认可其普遍性格律,现行联律只说了句传统对格、截句联、戏联(等特 ...

“但我们新对,不能以个案去仿,而应以联律去分节拍”?
郭省非解读的是《联律通则》,难道版主所言的“联律”有别于《联律通则》吗?
请教高明,以正视听,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3

主题

2677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351
发表于 2022-7-22 15: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结论是,完全认可历史联的存在,但也指出其弊端,不为后人吸纳为联律范式。后人当以联律执行之,不能抄先生不同于当今联律之范式,老师们更不可单纯从诗律去解联律,别忽视骈文句的特点与节律,尤领字、衬字句,如七字、后又四字,共十一字句,前三字是领(衬)字,本是可独立的,不与后四字计节奏,这一特性,完全否定了主体论之偏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3

主题

2677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351
发表于 2022-7-22 15: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读联律很明显,不存在拗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3

主题

2677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351
发表于 2022-7-22 15: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否则,六个对成空话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3

主题

2677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351
发表于 2022-7-22 16: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联律通则》
第四条节率对拍。上下联句的语流一致。节奏的确定,可以按声律节奏“二字而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出现单字占一节;也可按语意节奏,即与声律节奏有异有同,出现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字。
两种划分任选一具有大的包容性。
趋吉一向何一方
登程一别南一栅
按诗二字分节,何南平平,不合六要素之平仄。
趋吉一向一何方
登程一别一南栅
按语义分节,向一别,仄一仄,对不了,不合六要素之平仄。
只有一种可能,当向何方/别南栅,三字不可分时,节拍点是末字,才成立。
但实际是,这三字是1一2结构,可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7-15 10: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