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蝶之舞

七律.步韵红楼菊花诗十二首

[复制链接]

268

主题

1651

回帖

6493

积分

栏目嘉宾

福建诗词嘉宾

Rank: 5Rank: 5

积分
6493
 楼主| 发表于 2016-6-29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文 发表于 2016-6-28 09:38
最近连读红楼梦(前八十回)两遍(含脂砚斋、周汝昌评),唯遇诗作(尤其长诗与组诗)仍未及细赏,稍暇当 ...

谢谢新文老师雅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8

主题

1651

回帖

6493

积分

栏目嘉宾

福建诗词嘉宾

Rank: 5Rank: 5

积分
6493
 楼主| 发表于 2016-6-29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凌云仙 发表于 2016-6-28 23:59
从容处世离炎夏,不媚繁华对冷秋。
但得清闲听月语,安然入梦伴花游。

谢谢云仙诗兄雅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8

主题

1651

回帖

6493

积分

栏目嘉宾

福建诗词嘉宾

Rank: 5Rank: 5

积分
6493
 楼主| 发表于 2016-6-29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文 发表于 2016-6-28 15:43
忆菊 蘅芜君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冷月清霜梦有知。

新文老师过谦了!请多多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8

主题

1651

回帖

6493

积分

栏目嘉宾

福建诗词嘉宾

Rank: 5Rank: 5

积分
6493
 楼主| 发表于 2016-6-29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丰溪逸士 发表于 2016-6-28 02:35
粗粗一看己有几首堪红,还请新文律版细评是盼

谢谢逸士老师雅赏!遥祝夏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9

主题

2671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福建诗词副首版

Rank: 5Rank: 5

积分
14142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6-30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新文 于 2016-6-30 10:40 编辑
丰溪逸士 发表于 2016-6-28 02:35
粗粗一看己有几首堪红,还请新文律版细评是盼


【忆菊】 蘅芜君(薛宝钗)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
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探春评价:“到底要算蘅芜君沉着,‘秋无迹’、‘梦有知’,把个忆字烘染出来了。”

新文笺:
薛宝钗无论服装还是家居,都不喜修饰,又博览群书,深知菊花在历代文人心目中的地位,她对菊花的喜爱应是出于真诚的。
“秋无迹”即“菊无迹”。时已深秋,蓼花红,芦苇白,北雁南飞,可今年的菊花怎么还不开呢?蓼红艳丽,芦苇随风摆,都能衬托秋的气氛,而又不足以代表秋意,唯有菊花既淡雅又傲霜耐寒,可作秋的代言。……再等几天,到了重阳,或许总会开花了。
“砧”即捣衣板,古诗文中常将雁与砧对用。薛诗“寥寥坐听晚砧痴”或为诗谶,预兆婚后宝玉出走之事。

步韵【忆菊】  蝶之舞
把盏清茶苦忆思,怅观金菊瘦消时。
篱边寂静无人问,院里萧寒哪个知。
雁点清秋留怨语,蝶翩故圃枉情痴。
心笺寄与风捎去,携手同游应有期。

新文笺:
蝶兄忆菊之时,并非“无迹”,而仅“瘦消”,所忆乃其盛开之景。
蝶兄故乡诏安县隶属漳州,漳州盛产水仙,据凌云仙兄介绍:“水仙茶是香哈!去年我们组织诗人去漳平举办樱花诗会,品尝过甘醇清香的水仙茶!”茶禅一味,诗菊同芳,首联便为本诗甚至组诗营造出浓郁的清秋咏菊气氛。
雁点、蝶翩,颇见炼字之功。白居易《江楼晚眺景物鲜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张员外》有“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之联,而这批在菊园翩翩起舞的蝴蝶里或许就有宝钗当日所扑的那只蝴蝶的后代吧?

前两天忙,今早勉强写出对第一首唱和之作的学习体会,因未细赏过红楼诗作,其中颇有不畅之处。后续争取每周完成一首的赏学,待全部完成后再从头修订一遍,那时或许可以减少点笑话。
恳请蝶兄、丰兄及各位诗友拍砖!
:)

点评

谢谢新文老师美评!新文老师博学多才,知读诗亦读作者心,故能解析的如此透彻,感谢新文老师百忙之中的点评,遥敬香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1 12: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8

主题

1651

回帖

6493

积分

栏目嘉宾

福建诗词嘉宾

Rank: 5Rank: 5

积分
6493
 楼主| 发表于 2016-7-1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文 发表于 2016-6-30 10:35
【忆菊】 蘅芜君(薛宝钗)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谢谢新文老师美评!新文老师博学多才,知读诗亦读作者心,故能解析的如此透彻,感谢新文老师百忙之中的点评,遥敬香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9

主题

2671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福建诗词副首版

Rank: 5Rank: 5

积分
14142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7-6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访 菊  怡红公子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
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挂杖头。
注释:
何处秋:即何处花,修辞说法。
蜡屐:木底鞋。古人制屐上蜡。语用《世说新语》阮禹“自吹火蜡屐”事。表示旷怡闲适。古代有闲阶级多着木屐游山玩水。
得得,特地,唐时方言。
冷吟:在寒秋季节吟咏。
挂杖头,语用《世说新语》阮修“以百钱挂杖头,至店,便独醉酣畅”事。这里取其兴致很高的意思。又重阳有饮菊花酒的习俗。

【访菊】蝶之舞
暂远喧嚣试一游,篱边寿客把人留。
高标素雅离尘扰,傲骨清姿独占秋。
若解其形心豁达,方知淡泊意闲悠。
人花相对邀明月,自此香销梦里头。
原注:寿客指的是菊花,宋代姚宽西溪丛语花中三十客,菊花为寿客。

新文笺:
怡红公子诗几乎句句扣“访”;蝶诗“留”、“离”、“人花相对”扣“访”,唯颈联“其形”对“淡泊”,不甚工稳,且费解,不知是否键误?
作为组诗中的一首,不可能首首用力,要互相照应。既以“访”为题,重在过程,自然感发要少一点。
随录五首前人各体访菊诗供诗友清赏,这些都是独立的诗,而非组诗之一,“访”之外的感慨便稍多一点。有意思的是,其中三首均为释家人所写。

访菊(清末民国初•许南英)
花事近重阳,高人日日忙。
招邀三径外,问讯竹篱旁。
是处吟秋色,谁家赋晚香?
萧条休傲我,诗兴倍堪偿。

访菊(宋•释居简)
东篱贬剥勿丝毫,著得先生一字褒。
剩馥缅怀彭泽县,落英掩恨楚江涛。
缀团晓露心尤苦,揖逊春风节更高。
不把幽妍酬愤悱,鸾胶弗解续离骚。

访菊(宋•顾逢)
白发萧萧映帽纱,相扶访菊到山家。
搀先一日东篱醉,要见人间未见花。

秋晓访菊(宋•释文珦)
醉陶为尔早辞官,醒屈曾将当夕餐。
我爱露丛深似染,晓寻特地犯清寒。

访菊(明•释函是)
秋色澹欲入,携筇访山菊。
林幽山径迂,香气散松竹。
坐石良欣然,毋劳更仆仆。
世人爱见花,见花徒悦目。
悦目曾几时,鲜美限宵夙。
荣枯何苦知,春温而秋肃。
我亦随化迁,馀龄信幽独。
物理返自然,神智空攒簇。
飕飕朔风起,万景沉山谷。
举头寒月西,晶晶照茅屋。

点评

新文诗兄,我这一首访菊,首联写访菊,接着颌联便写赏颈联属宽对,心心豁达,意闲悠,是访菊接着观赏后赞其心性淡然与世无争,似隐士般离尘,功力有限,难免词不达意,组诗里差红楼梦菊花诗甚远,只因观后觉其十二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6 20: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9

主题

2671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福建诗词副首版

Rank: 5Rank: 5

积分
14142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7-6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前者漏飘红,今予补上,也是吸引更多人来读我的“鉴赏”文字的意思:-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8

主题

1651

回帖

6493

积分

栏目嘉宾

福建诗词嘉宾

Rank: 5Rank: 5

积分
6493
 楼主| 发表于 2016-7-6 20: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文 发表于 2016-7-6 11:47
访 菊  怡红公子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
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

新文诗兄,我这一首访菊,首联写访菊,接着颌联便写赏颈联属宽对,心心豁达,意闲悠,是访菊接着观赏后赞其心性淡然与世无争,似隐士般离尘,功力有限,难免词不达意,组诗里差红楼梦菊花诗甚远,只因观后觉其十二首菊花诗写了很好,故也学写古韵功底有限,所以有些对仗不工,用词不当之处,请新文诗兄多多指教!遥敬香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69

主题

3万

回帖

11万

积分

副首版

福建诗词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6062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7-6 21: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文兄评得甚好,学习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7-16 11: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