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三余草堂

中华孝道赋

[复制链接]

471

主题

36万

回帖

96万

积分

分区版主

中国辞赋区总督导兼辞赋鉴赏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63902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发表于 2025-7-17 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若于孝者,百行之先,亲之养也。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此乃人伦之常也。孟宗泣竹生笋,热泪化春篁之芒。此皆至性通神明,精诚动穹苍也!故顺亲意,解亲忧,道之义,此乃孝之真谛清朗也。夫天地有大德而不言,四时有大顺而不语,圣人有大功而不矜,君子有大美而不莽。孝非徒奉养而已,《孝经》曰:“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此言孝之深广也。
秉性惊飞茅屋,点击超然赋堂。文含洞庭灵韵,辞曜麓山霞光。闻弦歌而知雅意,醉赋章以和心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1

主题

36万

回帖

96万

积分

分区版主

中国辞赋区总督导兼辞赋鉴赏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63902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发表于 2025-7-17 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观夫上古之世,虞舜孝感天地。父顽母嚚,弟傲而舜悌心弗改异。曾参至孝,啮指心痛,以知母唤之急。仲由负米,百里奉亲,虽劳而无怨岌,此诚孝感所致也。夫孝之义,非独敬养父母,亦能推广至敬养祖宗,敬爱师长,乃至敬礼贤达士集。故孝者,能推己及人,不忍一人之苦,不忍一人之寒,此乃仁之表现也。孝事,非独个人之事,实为家国之大者义辑。国之兴衰,在于民之和睦;家国之德,在于孝之承袭也。
秉性惊飞茅屋,点击超然赋堂。文含洞庭灵韵,辞曜麓山霞光。闻弦歌而知雅意,醉赋章以和心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1

主题

36万

回帖

96万

积分

分区版主

中国辞赋区总督导兼辞赋鉴赏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63902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发表于 2025-7-17 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观夫上古之世,虞舜孝感天地。父顽母嚚,弟傲而舜悌心弗改异。曾参至孝,啮指心痛,以知母唤之急。仲由负米,百里奉亲,虽劳而无怨岌,此诚孝感所致也。夫孝之义,非独敬养父母,亦能推广至敬养祖宗,敬爱师长,乃至敬礼贤达士集。故孝者,能推己及人,不忍一人之苦,不忍一人之寒,此乃仁之表现也。孝事,非独个人之事,实为家国之大者义辑。国之兴衰,在于民之和睦;家国之德,在于孝之承袭也。
秉性惊飞茅屋,点击超然赋堂。文含洞庭灵韵,辞曜麓山霞光。闻弦歌而知雅意,醉赋章以和心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15

主题

3万

回帖

16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主助理兼辞赋鉴赏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2565

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7-17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楚剑赋夫 发表于 2025-7-17 07:30
观夫上古之世,虞舜孝感天地。父顽母嚚,弟傲而舜悌心弗改异。曾参至孝,啮指心痛,以知母唤之急。仲由负米 ...

文学是一切艺术的灵魂,不论绘画、音乐、舞蹈都以文学为基础内涵。有文学在里边,可能就是家,否则,可能就是匠。有文学底蕴,才能成家。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15

主题

3万

回帖

16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主助理兼辞赋鉴赏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2565

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7-17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楚剑赋夫 发表于 2025-7-17 07:29
观夫上古之世,虞舜孝感天地。父顽母嚚,弟傲而舜悌心弗改异。曾参至孝,啮指心痛,以知母唤之急。仲由负米 ...

文学是一切艺术的灵魂,不论绘画、音乐、舞蹈都以文学为基础内涵。有文学在里边,可能就是家,否则,可能就是匠。有文学底蕴,才能成家。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15

主题

3万

回帖

16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主助理兼辞赋鉴赏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2565

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7-17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楚剑赋夫 发表于 2025-7-17 07:29
若于孝者,百行之先,亲之养也。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此乃人伦之常也。孟宗泣竹生笋,热泪化春篁之芒。此皆 ...

文学是一切艺术的灵魂,不论绘画、音乐、舞蹈都以文学为基础内涵。有文学在里边,可能就是家,否则,可能就是匠。有文学底蕴,才能成家。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1

主题

36万

回帖

96万

积分

分区版主

中国辞赋区总督导兼辞赋鉴赏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63902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发表于 2025-7-23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犹今我华夏,礼乐重光。承先贤之懿范,启后世之琼章。愿效春蚕织锦,长为孺子牵裳。祈椿萱并茂,冀兰桂腾芳。树静风摧,空悲寸草难报;乌啼月落,长叹春晖易藏。故圣人教以慎终追远,贤者行其爱众尊长。孝悌为仁之本,百善之纲。嗟乎!观古今之贤达,以孝悌闻于世者众矣。德孝泱泱,永耀之我炎黄。此皆芸芸之典范,流芳千古,为后人之所仰,云云尔。
秉性惊飞茅屋,点击超然赋堂。文含洞庭灵韵,辞曜麓山霞光。闻弦歌而知雅意,醉赋章以和心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1

主题

36万

回帖

96万

积分

分区版主

中国辞赋区总督导兼辞赋鉴赏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63902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发表于 2025-7-23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文脉经纬:以典为骨,以情为魂,丰富用典,彰显孝道历史底蕴:
《中华孝道赋》以 传统孝道 统领,纵横古今而溯孝道之源,其文如江河奔涌,兼具典丽与哲思。开篇以 “混沌初开,孝彰万象” 破题,将孝道置于宇宙生成的哲学语境中,暗合《周易》“一阴一阳之谓道” 的深邃赋中大量运用典故,生动地展现了中华孝道的源远流长。从舜耕雷泽、文王尝药,到莱子斑衣娱亲、陆绩怀橘遗亲,再到王祥卧冰求鲤、孟宗泣竹生笋,这些经典故事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舜面对顽父、嚚母、傲弟,仍能坚守悌心,其孝感天地;曾参啮指心痛,体现了母子之间的心灵感应;仲由负米百里奉亲,不辞辛劳。等典故信手拈来,如线串珍珠。孝,是中华人性灵魂最深处的共鸣,是立身之本,更是成功之道。真正的大孝,是"立身扬名以显亲"。说白了,就是要活出个人样来,让父母为你骄傲。这些典故不仅是对古代孝子贤孙的赞美,更是将孝道的种子深植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之中,让后人在这些故事中感受到孝道的神圣与伟大。

秉性惊飞茅屋,点击超然赋堂。文含洞庭灵韵,辞曜麓山霞光。闻弦歌而知雅意,醉赋章以和心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1

主题

36万

回帖

96万

积分

分区版主

中国辞赋区总督导兼辞赋鉴赏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63902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发表于 2025-7-23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哲思深蕴:多维阐述,揭示孝道深刻内涵,形成从人伦至天道的维度跃升:
作者从多个维度对孝道进行了深入阐述。孝道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冬温夏凊、晨省昏定,如曾参对母亲的牵挂、仲由为双亲的奔波,更体现在对《孝经》所倡导的“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的全面践行。赋之高明,在于超越单纯的道德说教,将孝道升华为宇宙秩序的映照。“天地有大德而不言,四时有大美而不语”,以自然法则喻人伦之道,使 “孝” 从家庭伦理拓展为 “道极乃张” 的哲学命题。《孝经》“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的论断被巧妙化用,形成 “个人 - 家庭 - 家国” 的价值链条 —— 如 “国之兴衰,在于民之和睦;家国之德,在于孝之承袭”,将孝道与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理想深度勾连。孝道并非仅仅是物质上的奉养,更包括精神上的敬爱与顺从,是一种从家庭延伸到社会、国家的道德准则。它能推己及人,将对父母的爱扩展到对祖宗、师长、贤达的敬重,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国家的稳定。孝是仁的具体表现,能让人们心怀悲悯,不忍他人受苦受寒,体现了孝道的仁爱精神。

秉性惊飞茅屋,点击超然赋堂。文含洞庭灵韵,辞曜麓山霞光。闻弦歌而知雅意,醉赋章以和心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15

主题

3万

回帖

16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主助理兼辞赋鉴赏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2565

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7-23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楚剑赋夫 发表于 2025-7-23 08:23
二、哲思深蕴:多维阐述,揭示孝道深刻内涵,形成从人伦至天道的维度跃升:作者从多个维度对孝道进行了深入 ...

文学是一切艺术的灵魂,不论绘画、音乐、舞蹈都以文学为基础内涵。有文学在里边,可能就是家,否则,可能就是匠。有文学底蕴,才能成家。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7-26 19: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