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痴哥伯

我能评诗吗

[复制链接]

12

主题

461

回帖

321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215
发表于 2015-5-29 13: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格那丁 发表于 2015-5-29 13:20
从古到今都有摘句这事,不无聊。

不是指摘句无聊,而是这一位纠结于长城。

便是长城,永隔天骄乎
如二维生物,半堵破墙在此,能越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352

回帖

381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14
发表于 2015-5-29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格那丁 发表于 2015-5-29 13:26
我八十年代读过他的《语言、真理与逻辑》,此人非同小可,我是深受其影响。 ...

嗯。^_^

感觉格那丁的句子摘出来失了力道呢。或是你写诗时章法紧凑用力均衡的缘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352

回帖

381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14
发表于 2015-5-29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你这个:

等闲莫向林皋去,一叶犹知天下秋。

读来既不混沌又不肤浅。动人极了。

点评

你喜欢“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呢还是喜欢“何处鸡声茅店月,有时人迹板桥霜”“因为鸡声茅店月,故而人迹板桥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29 13: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1160

回帖

408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085
发表于 2015-5-29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十指含香 发表于 2015-5-29 13:41
喜欢你这个:

等闲莫向林皋去,一叶犹知天下秋。

:P

点评

^_^ 好啦。我先下线了。晚些再来向两位学习。心脑双修,任重道远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29 13: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352

回帖

381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14
发表于 2015-5-29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_^

好啦。我先下线了。晚些再来向两位学习。心脑双修,任重道远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1160

回帖

408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085
发表于 2015-5-29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格那丁 于 2015-5-29 14:03 编辑
十指含香 发表于 2015-5-29 13:41
喜欢你这个:

等闲莫向林皋去,一叶犹知天下秋。


我写七律不学宋,只学唐,如李益那种明快风格,所以摘句出来是很吃亏的。诗里没有什么深刻的哲理,也没有世事沧桑,只有画面感,阅读时要转换思路。如下李益的《盐州过胡儿饮马泉》,单句看似乎不咋的,但合成一首看就颇有格调了。
绿杨著水草如烟,旧是胡儿饮马泉。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
从来冻合关山路,今日分流汉使前。莫遣行人照容鬓,恐惊憔悴入新年。

点评

俺不怕老格砸。 蛛宇喜陰蟠斷壁,蟻都避水築高陵。初夏取象,这联有人道过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30 13:36
所谓淡而有味,言浅意深。 我现在虽然笔力弱,眼力却有了明显进步。好看与好是两回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30 08: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29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岸泉石 于 2015-5-29 22:50 编辑
痴哥伯 发表于 2015-5-29 13:14
虽然以上罗列的各是深、昨两位诗中之联,未能与原作诗句前后对比联系理解。但是,就在每一联中的技巧看, ...

严首升总结过:“七言下三字,须出上四字”。例如:江声不尽英雄恨,天地无私草木秋。上下句后三字都教人大感意外,含意既自层折,笔调又新颖。七言句如果直白说下,诗质稀薄,就是口语了。朱熹批评过:“这般诗一日作百首可也”。
——学习,受教。
下沉此帖实因多种因素,主要考虑评析一个人的诗是好是坏,应看这个人的总体诗作,而不应只拿出几首或几句便给此人诗作定性,这样难免以偏概全。先生认为呢?
从心所欲不逾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92

回帖

110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103
 楼主| 发表于 2015-5-29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尊敬的傲首版:这个帖的始末难道您不清楚?哪个环节不公平?您觉得您如此回复就可以显得您的公正性及智慧?
您的“工作要求”一回事,良心一回事。不是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461

回帖

321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215
发表于 2015-5-30 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痴哥伯 发表于 2015-5-29 13:14
虽然以上罗列的各是深、昨两位诗中之联,未能与原作诗句前后对比联系理解。但是,就在每一联中的技巧看, ...

说与我听?好吧,我很同情,我不是律师,更不是法官,嗯?

说与不相干的人听,只会让人莫名其妙,你是三岁小孩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92

回帖

110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103
 楼主| 发表于 2015-5-30 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算过,能读懂我此帖,怎么样也得到大学毕业的年龄。没读懂,不要紧,年龄到了自然也就懂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7-26 09: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