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振波浪清

花落何愁蝶

[复制链接]

2938

主题

1万

回帖

7万

积分

栏目嘉宾

应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积分
73679
发表于 2022-8-21 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振波浪清 发表于 2022-8-20 13:44
只能说明你~根本不懂什么条件下使用小拗句,什么条件下使用大拗句。这就是结论。 ...

好意再次奉劝你:
不要再不懂装懂了。
你的诗词楹联基础太差劲了。
你不具备在别人面前指手画脚的资格。
你应该知道自己实际上就是一个略知皮毛的初学者。
"先去补补课"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38

主题

1万

回帖

7万

积分

栏目嘉宾

应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积分
73679
发表于 2022-8-21 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林泉 于 2022-8-21 01:01 编辑
振波浪清 发表于 2022-8-20 13:40
你连以上平仄工具检出的孤平都不懂?

  亦知草木有真香。  


唐诗: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行/孤平

清联:
自喜轩窗无俗韵;
亦知草木有真香。~孤平
~~~~~~~~

亦知草木有真香。  
仄平仄仄仄平平 

一行白鹭上青天  
仄平仄仄仄平平

你哪只眼看出这两句出现”孤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38

主题

1万

回帖

7万

积分

栏目嘉宾

应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积分
73679
发表于 2022-8-21 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振波浪清 发表于 2022-8-20 13:42
仄平仄仄平~难道是正格吗?难道不正是大师们常用的手法吗?

你根本举例不出是哪些"大师们常用的手法"?

你不止一次犯这样的格律平仄错误,
不止一次哀叹"又出律了"。
是否需要我将你亲口承认"又出律了"的帖子链接再现给你回顾一下?

不用总是诡辩,
越描越黑。
自己给自己留点面子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38

主题

1万

回帖

7万

积分

栏目嘉宾

应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积分
73679
发表于 2022-8-21 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林泉 于 2022-8-21 01:24 编辑
振波浪清 发表于 2022-8-20 13:44
只能说明你~根本不懂什么条件下使用小拗句,什么条件下使用大拗句。这就是结论。 ...

你或许不承认自己是初学者。

事实上:
你只不过是囫囵吞枣看了一些资料,
自己还没消化弄明白,
就开始自以为是,不懂装懂,混充"内行人"。


实践中,
却屡屡在格律平仄上"又出律了"
屡屡在词性对仗上"失误"。
这些就是你"内行人"的真实水平。


静下心来,
"先去补补课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89

主题

2万

回帖

1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蒲骚诗词、词楼和成联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25523
QQ
发表于 2022-8-21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赏学辩论,受益良多!建议用语平和!个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11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115021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21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泉 发表于 2022-8-21 00:44
林泉 发表于 2022-8-20 00:00
"仄平仄仄平~显而易见,刻意手法"
请问:

问得多么有趣啊。刻意手法也要去引经据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11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115021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21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泉 发表于 2022-8-21 00:48
你懂诗律和联律吗?
你如果懂得这些基础知识,
就不会屡屡哀叹"又出律了"。

比比皆是的出律的名家对联,你也要鸡蛋里挑骨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11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115021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21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泉 发表于 2022-8-21 00:52
好意再次奉劝你:
不要再不懂装懂了。
你的诗词楹联基础太差劲了。

只能说明~你至今仍不明白,联家为何要上下联各有条件的地使用拗句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11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115021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21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泉 发表于 2022-8-21 01:11
你根本举例不出是哪些"大师们常用的手法"?

你不止一次犯这样的格律平仄错误,

告诉你,对联的出律是有条件的,懂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11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115021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21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泉 发表于 2022-8-21 01:21
你或许不承认自己是初学者。

事实上:

再次明确告诉你~普通对联不是诗钟那样严格。懂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7-19 14: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