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3-26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211.我的好友 冬荷
枯梗寒风里,歪斜点野塘。
回思长夏夜,曾远送清香。
傲岸泉石:
意境很不错。见景生发感慨,冬荷如此,人又何堪?曾远送清香,尾句还可打磨,前面已有回思长夏夜了,下句就不必再用“曾”字,况且此句读起来也不顺畅。
212.曾为梅花醉十年 郑成功读书处
塔顶孤榕向夕晖,虬枝遥指盼谁归?
当年朗朗声应似,细浪层层拍钓矶。
傲岸泉石:
抚今追昔,见景生情,意境很好。当年朗朗声应似,细浪层层拍钓矶。意思出来了,但句子似乎还可推敲得更为凝练动人,怎样动,我一时也没想好。
213.鲁亚光 咏荷
本是仙园馈赐珍,尘波濯洗更天真。
携来绿叶能安寝,唤起红蜓只作邻。
鱼蟹弄粼香益远,鹭莺掠水气尤新。
芙蓉一笑何娇媚,炎日谁堪圣洁身。
傲岸泉石:
咏荷形象传神。然咏物诗大多有寄托,借物抒发个人情感,当然也有单纯咏物的,例如咏柳,但终是差了一级。
214.山月松风 重阳
天云风卷净,万里泻清霜。
月冷江波白,秋深院菊黄。
征鸿飞海角,蛩语问家乡。
更尽犹耽酒,幽人独断肠。
傲岸泉石:
鸿声蛩语无不牵动着诗人乡心,思归怨望可谓深矣。
215.东门吹雪 小园闲步
清风拂过旧时波,冷露无声凋碧荷。
道是落花无意趣,看秋渐比那年多。
傲岸泉石:
看秋渐比那年多。——哪年亦或哪月?其中有故事,留白之处,给读者留下无限联想空间,浑厚蕴藉之作。
216.田雨游园口占
闲横玉笛小园中,煮酒燃秋意未穷。
细雨飘飞迷客眼,相思几许闹丹枫。
傲岸泉石:
煮酒燃秋,诗人通感,出神。
细雨飘飞迷客眼,——雨耶?泪耶?
触景生情,由景入情,层层递进,尾句道出相思,章法顺流而下。田雨版好诗。
沧海一笑 :田兄好诗,凑个
天街仲夏晚阴中,执手相看悲路穷。
一别经年犹在眼,几回梦里入青枫。
傲岸泉石:
沧海版和诗亦有感而发,且词气苍凉,哀怨动人,赞一个。
217.仇池雨缘 闻美国欲巡航南海临屏步韵阳关红柳先生一首,“窗”字疑出不用。
红柳诗茶菊韵香,阳关枫叶醉秋黄。抬头北雁排人字,望眼南隅隐美樯。
东亚百年储瑞气,病夫千载绕渠塘。闲吟怅读兴亡事,犹恨求荣辱国纲。
阳关红柳先生原玉
乙未重阳
闲煮粗茶就菊香,忆来岭壑漫红黄。关山四望送归雁,渭水东流逝远樯。
多病实难攀竹径,獨吟不敢绕荷塘。犹悲屋外暮时雨,怅对沉云入小窗。
傲岸泉石:
整体大好,遣词造句和章法皆有法度。但如不看标题,则看不出诗和美国欲巡航南海临有何联系,除颈联外(尾联由颈联生发,亦算有联系),前面两联离得远了点。颔联起句北雁排人字这个意象一般与思乡或思人有关,看不出与主题的联系。只是看法,可能说得不着边际,楼主不必当真。
218.琢木观韩公学年先生松树盆景有感
手上虬枝水上舟,任由意象付风流。
龙蛇寄梦原无碍,谷壑飞泉自泄忧。
数片青云藏铁划,一条傲骨带银钩。
谪仙把酒迎天姥,谁拥松涛育万秋。
傲岸泉石:
苍、豪、阔、大、奇、峭,有谪仙游仙味道。
一条,量词不稳,骨头似乎论根不论条。
219.天蝎蝴蝶 感秋
遥望长空雁已疏,黄花残败叶无余。
晴霜一扫天流碧,斜月初升气映虚。
登阁野荒游目远,临窗松翠放怀舒。
秋将过半春更近,且买桃园依水居。
傲岸泉石:
写景笔力不俗,秋感还缺少一点“感”。
220.知秋夜雨 题学宁所摄《白练》
似龙似凤似流泉,多少遐思寄远天。
一霎升腾一霎渺,红尘万象总如烟。
傲岸泉石:
起承转合顺流而下。一霎升腾一霎渺,红尘万象总如烟。转结一实一虚,虚实相间,尾句给读者留下如烟似雾般无限想象空间,知秋先生是作字少意多,含蓄蕴藉,堪称佳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