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丁若水 于 2015-3-17 18:10 编辑
浅析稼轩旧友老师七绝《秦时明月汉时关》
文:丁若水
七绝 题图(作者:稼轩旧友) 风云过往惟余月,断簇残垣辨汉秦。 敢问烽烟常起处,能留史册几平民。
首先我要肯定这首七绝意脉清晰,起承转合,自然流畅,手法圆熟,主题突出。 起句“风云过往惟余月”:从秦汉到如今,悠悠岁月,历经千载,多少风云变幻,波涛汹涌,不变的只有一轮明月,或缺或圆,亘古以来俯瞰着世间的沧桑变化。
承句“断簇残垣辨汉秦”:今天的我们也许还能从断簇、残垣中辨别时代的痕迹,想见当年的金戈铁马,战火硝烟,生灵涂炭。
转结句“敢问烽烟常起处,能留史册几平民”,把目光从苍茫辽远的大漠烽烟拉回眼前,自古至今,战事不断,烽烟长起,守边戍疆,“古来征战几人回”!?这中间成就了多少千古名将,可是累累白骨却是默默无闻的平民百姓,历史可曾记载过他们?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残酷现实。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记得他们的是他们亲人,而亲人的伤痛和思念不死不休。凸显了厌恶战争的主题,反省战争带给平常百姓的深重灾难。 一点值得商榷,首句既然点出“惟余月”,承句的“断簇残垣”似乎可稍作改换,未必恰当,权作抛砖引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