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格那丁

七绝·白塔山公墓广告

[复制链接]

187

主题

2898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3757

中坚诗友勋章

发表于 2015-2-1 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格那丁 发表于 2015-2-1 07:27
还在纠缠三仄尾、四声八病这些小儿科的东西?告诉你,三仄尾在唐诗中占了10%以上,咋啦?知其一不知其二 ...

    哈哈,格老师不必动气,虽然我仍然是初学者,但也不至于连唐诗里很多三仄尾都不知道是吧。我只是认为如果能避免当然是最好,如果我们这后辈写出个三仄尾、挤韵什么的,大概要被您老人家给批得浑身是血不是?
    老师平时批别人的时候口不留情,为什么容不得我们这后学之辈一句两句质疑?您研究语言的时候我的确还没出生,然皇帝不装衣服别人不敢说,咱这小娃娃也不能说吗?:coffee    其实,说句心里话,对您的诗词评论,我是真心的佩服,每每眼前一亮,看了又看,叹为观止。论坛需要,也欢迎格老师常来指导,只是,我诚心地希望,格老师能本着循循善诱的师者风范,把自己心中所学,毫不吝惜地教给我们每一位后学者,如果失传,对您,对大家都是一个莫大的损失啊,您是个中文教授,您一味地指责您的学生而不善加教导,这有利于学生的进步吗?{:soso_e183:}问好老师!

点评

我什么时候批评过别人用韵和平仄问题了?证据呢?我从来主张意好可不管平仄,不能以辞害意。这方面我非常开通,因为我知道汉语的音韵节律不只是个平仄问题,苏轼的《前赤壁赋》不是诗,但人家那韵律行云流水,虚词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1 08:38
东风一骑绝孤城,门外潇潇剑笛声。吹尽胡尘三万里,雪山微月马蹄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7

主题

2898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3757

中坚诗友勋章

发表于 2015-2-1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格那丁 发表于 2015-2-1 08:25
1、你说的两个“人”,不足为据。“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两“山”字,你以为韩翃找不到替换 ...

老师慢慢说,不是专门针对您这首诗说的,谢谢您肯与我们多交流。:coffee
东风一骑绝孤城,门外潇潇剑笛声。吹尽胡尘三万里,雪山微月马蹄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1160

回帖

408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085
 楼主| 发表于 2015-2-1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格那丁 于 2015-2-1 08:49 编辑
东门吹雪 发表于 2015-2-1 08:31
哈哈,格老师不必动气,虽然我仍然是初学者,但也不至于连唐诗里很多三仄尾都不知道是吧。我只是认为 ...

我什么时候批评过别人的用韵和平仄问题了?证据呢?我从来主张意好可不管平仄,不能以辞害意。这方面我非常开通,因为我知道汉语的音韵节律不只是个平仄押韵问题。苏轼的《前赤壁赋》不是诗,但人家那文章行云流水,虚词运用得出神入化,这不是节律吗?有必要斤斤计较什么平仄押韵?押韵、平仄不过是一种重复和交替,是制造节律的一种手段,能达到目的就行。
其实,你和廖国华都没有说到点子上。也许有人感觉到了,但不一定能说出来,既能写又能说的人太少。不仅诗歌如此,小说也这样,像亨利.詹姆斯这种实践和理论的大家真是凤毛麟角。

点评

占用您这么多时间,真不好意思,原谅我观点还处于稚嫩,什么东西不是从头在学是吧?我这人性格直,有疑问不藏着,当然,也是因为您是出了名的格老师,因此借机多问了几句,欢迎常来指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1 08:55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187

主题

2898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3757

中坚诗友勋章

发表于 2015-2-1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格那丁 发表于 2015-2-1 08:25
1、你说的两个“人”,不足为据。“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两“山”字,你以为韩翃找不到替换 ...

    唉,如果唐诗真是需要您这教授级的人去品味,去读透,那千百年来,还流传下来干什么?成了孤家寡人文学嘛。诗歌诗歌,都可以唱出来了,要是没有美感,幼儿园就开始背诵干什么呀。诗歌来源于劳动人民,又流传于劳动人民,都那么费劲地让人死命去参透,而仍不知其深奥,这种文学还有其存在的意义?
   象我这样初级未入门的诗词爱好者,网上大有人在。可我还从来没听说过,一个不会做菜的人,他还真的一点儿都不懂得吃菜了。一个世界级的教练,他的成绩常常不如他的运动员学生,格老师您怎么看?
东风一骑绝孤城,门外潇潇剑笛声。吹尽胡尘三万里,雪山微月马蹄轻。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87

主题

2898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3757

中坚诗友勋章

发表于 2015-2-1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格那丁 发表于 2015-2-1 08:38
我什么时候批评过别人的用韵和平仄问题了?证据呢?我从来主张意好可不管平仄,不能以辞害意。这方面我非 ...

占用您这么多时间,真不好意思,原谅我观点还处于稚嫩,什么东西不是从头在学是吧?我这人性格直,有疑问不藏着,当然,也是因为您是出了名的格老师,因此借机多问了几句,欢迎常来指导。{:soso_e183:}
东风一骑绝孤城,门外潇潇剑笛声。吹尽胡尘三万里,雪山微月马蹄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1160

回帖

408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085
 楼主| 发表于 2015-2-1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等你哪天一看“东风一骑绝孤城,门外潇潇剑笛声;吹尽胡尘三万里,雪山微月马蹄轻”这种诗,就知道这是粗劣的仿制品,就说明你对诗歌的欣赏上档次了。如果还对这种诗沾沾自喜,爱不释手,只能说你离诗歌殿堂的大门还远着呢。
不管你是东门吹雪还是西门喝风!

点评

1,沾沾自喜,爱不释手---这句话真没说对,自己的东西虽然不好,但装B一下或许可以糊弄与我一样的初学者。为了糊弄一下水平稍高一丁点的,格老师哪天赠送一首给我不就成了?我立马换上。 2,只能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1 10:39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1160

回帖

408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085
 楼主| 发表于 2015-2-1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思悟的这首诗怎么样:
桃核
桃核留来为植株,人间天上味悬殊。三千年后方结果,敢问此生尝得无?
看看你的功力。

点评

这种好诗,放在中华诗词绝版上,竟无人问津,他们只配欣赏“丈二春篙掌上轻”这种话都不同的东西,真是悲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1 10: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1160

回帖

408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085
 楼主| 发表于 2015-2-1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格那丁 于 2015-2-1 09:30 编辑

假如有人在这里发了下面一组诗,请问你作为版主会怎么判别其优劣?怎么向我们推精?这可是基本功。这个都过不了,可以断定你的诗歌欣赏力还在初级。


暮霞
雨气漫不收,斜照忽相逼。爱此带雨林,临流弄奇色。
江楼杂作
去日总如梦,浮生徒自劳。楼头夜深客,闇坐听江涛。
盟鸥榭偶占
风从金口来,入我盟鸥榭。欲寻半日闲,卧看斜阳下。
盟鸥榭雨后独坐选一
江声定奇绝,气涌如排山。忍寒吹灯坐,得意风涛间。
盟鸥榭雨后独坐选一
风江已自豪,妙杂秋雨响。泬寥不可名,闭目试一往。
十月初六夜新康舟中
碧影影含芒,浪头弄微彩。风急莫开窗,月痕吹入海。
题扇
山如旗鼓开,舟自南塘下。海日生未生,有人起长夜。
吴氏草堂(选一)
水痕渐落露渔汀,秃柳枝疏也自青。唤起吴兴张子野,共看山影压浮萍。
小廊
门掩余寒绿尽生,小廊净扫称闲行。春阴庭角云如墨,衬出江梅半树明。
闻胡琴有触选一
好春闲过却伤春,花月江山迹易陈。一念十年销未得,画楼银烛坐怀人。
题林迪臣孤山补梅图
穿冢仍依处士坟,载梅人去有余芬。年年春到孤山麓,几树梅花属使君?
月下作
照眼溪山月色新,不辞风露湿衣巾。千秋冷落龙州月,暂遣高楼作主人。
七夕选一
萧鼓门前动四邻,空阶独坐数星辰。世间无限闲思想,不着龙州月下人。
按视黄陂工次丁牧国桢诸倅以泰想送至滠口选一
蓝舆轻驶势如飞,百里秋原树影微。云外木兰何处是,却将晚雨送人归。
杂诗
城西朋好谁相忆,定是丁陈与沈黄。海上昨逢润州守,一时回望奉先坊。
螺髻瑶簪倒碧空,长崎山色似闽中。出门十日忽至此,归梦可怜千万重。
残菊
秋来举盏尚能空,日日东篱绕晚丛。老去诗人似残菊,经霜被酒不成红。
居金陵
江上飞花萦燕翦,门前细草断羊肠。数声鶗鴂春归尽,一院风香白日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1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格那丁 发表于 2015-2-1 07:06
老是自作多情。问问镜山先生,我写这个意思时是哪一年?那时都不知世间有廖国华也。类似题材多了,几年前 ...

慈亲大归二周年将届,发旧作四章以悼
除夕弥留气已微,时临初七痛魂归。
上苍有意怜人子,春雪连天撒作悲。

平土埋坛作墓田,小园蔬果四时鲜。
先留一角空闲地,有待儿来伴母眠。

花晨月夕泪长流,贫苦人家不断愁。
愁满空山聊一慰,百龄只欠四春秋。

生虽贫苦去安闲,月白风清水一湾。
园角不赊埋骨地,让他人挤北邙山。发表于<岷峨诗稿2011第三期<中华诗词2011第11期杨逸明诗词点评>

点评

经常是看到骆驼就以为马背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1 10:00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1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杨逸明点评:老母以九十六岁高龄辞世,作者伤痛欲绝。四首绝句,甚得组诗章法。第一首记老母西去的时间和经过。第二首写入葬情形。第三首写痛定思痛,自我劝慰。第四首宕开一笔,忽写世相。笔笔伤感,字字悲痛,却以“春雪连天”、“小园蔬果”、“花晨月夕”、“明月清风”等幽美景物出笔,非高手莫办。既反衬悲痛心情,又体现豁达襟怀。

点评

老天,你的和我的是一样吗?你的沈挚,我的洒脱,立意都不一样,亏你还是名诗人,就这点眼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1 09: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7-16 12: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