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至近代,随着梅关古道交通要道地位的逐渐丧失,南雄商业日渐式微,由义街亦“风光不再”。但,粘上伟人的荣光,亦深感自豪。因为,自“武昌义举”推翻腐朽的封建帝制后,民主共和思潮虽然在古老的神州大地荡漾,但辛亥革命的果实却被北洋军阀窃取。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仍然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半壁东南三楚雄,刘郎死去霸图空。尚余遗孽艰难甚,谁与斯人慷慨同。” 这是孙中山在“护法运动”失败后所发出的感慨。为此,孙中山从上世纪20年代初开始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和实现中国的统一,曾经组织了三次北伐。其中,第二次、第三次北伐的大本营均设在韶关。我小的时候,曾经听老一辈人讲过,这两次北伐孙中山均来到韶关,在今天韶关的中山公园举行誓师大会,然后亲临南雄进行督师。孙中山到南雄督师期间,曾经组织军民在由义街南薰楼门前召开群众大会,并登上南薰楼阁发表演讲。当时,南薰楼门前人头涌动,人们纷纷伸头仰视,一睹这位革命领袖的风采。孙中山在演讲过程中,声情并茂,极具鼓动性,深深打动着每一位听众的心,使在场的群众“深明大义”,备受鼓舞,并以实际行动支援步伐战争。当时,北伐军总司令谭延闿率部北伐驻扎在南雄时,曾在南薰楼城门上方题写了“天下为公”四个大字,为蓝底白字,非常醒目。后城墙上批灰层剥落,字迹不存。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后,当时南雄县民国政府便组织民众在南薰楼门前的空坪里设祭坛哀悼。之后,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南雄县民国政府便将孙中山生前发表演讲的“由义街”更名为“中山街”,“南薰楼”也随之更名为“中山楼”。由此,这条古老的街道,既承载了一座城市的历史过往,见过了旌旗猎猎、金戈铁马的壮烈,更重要的是把伟人的时代宏音蕴藏在城市的历史行囊中,从而为这座城市增添了几分厚重。——渐入主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