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元代社会民族融合、经济繁荣的假象下,掩盖着当时人欲横流、社会道德低下等真实状况。这种情况可从散曲作品略见一斑。当时的散曲作家大都有过为官吏的经历,一般也能隐退,深知世态炎凉。不少作品对市井中的贪婪无耻进行细致的描摹,引起人们的共鸣。比如乔吉《山坡羊·冬日写怀》对贪财好色之徒进行的描摹,最后一句“身,已至此;心,犹未死”将贪财鬼致死不悟的丑恶嘴脸刻画得淋漓尽致。张养浩《朱履曲》以“那的是为官荣贵”的反问开篇,然后将贪官的理想人生降至市井俚俗的标准,最后以攒些“东西”作结。中国古代文人向来都鄙薄钱财,称爱钱之人为铜臭气太重,或直接把钱称作腌臜物。而元代文人深受俗文化的影响,即使像顾德润在《醉高歌带摊破喜春来·旅中》这样意境深远、文辞秀丽的作品中,也会以比较文雅的方式提起钱财来,作者说“囊底青蚨逐日悭”。在一派哀怨的优雅气氛中,忽然之间出现这一句,作者的讽喻之意巧妙地表达出来,也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当时的金钱观念深入人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