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12-13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上述所引十二支例曲,主要是想说明构组曲句之时应当思考的角度和层次的要求。散曲的句式非常之多,如一字句,二字句,三字句直至二十几个字组成的句式,不想一一论及。其实由于散曲脱胎于词,句式基本上和诗词相类似,唯有两点需要强调一下。
1、七字句。七字句是散曲句法中最基本的形式。但限于曲谱要求,很多地方表现为上三下四结构,谱式表现为“+平+ 、+平仄仄”,或者为“+ 平平、+ 仄平平”。填词时碰到这种情况,一般是“更愁入、山阳夜笛”,或者是“莫开帘、怕见飞花”。但在散曲中碰到这种谱式,只是告诉你这是一个上三下四的七言句式,切不可用顿号顿开。如“直追到风波险处”,或者如”碧天遥难问姮娥“。千万别处理成上四下三的普通句式而贻笑。
2、散文化句式。由于曲体包含了诗、词、赋、散文、白话、口语等一切语体。因此,曲中出现了许多带浓厚散文味道的句式,从而造就出别具机趣的曲体语言特点。 一种表现为口语形态,如“天赐予我这几般歹症候”,“只道刘三谁肯把你揪悴住”,“不信你耳轮儿不热”,“常言道老鼠子不留隔夜粮,我这是好话儿拿到头前讲”。 一种为通俗化的文言。如“便北海探我来,道东篱醉了也”,“他几曾寻得个落雁沉鱼”,“常言道最恶者无过于龙”。这些浓厚散文化意味的句式,大大增强了曲句的“俗”与“趣”。无疑,在散曲创作中如果能恰到好处地采用这种句式,必定会增加作品的趣味性。请看笔者从《陕西当代散曲选》中摘来的邓晋运(网名 天沙净)先生的【仙吕·寄生草】《野蛮执法者心态》小令,曲云:
当官儿的发财靠腐败,俺小的们来钱靠手快。不听令的咱拿脚踹,不服管的往车上拽,眼不亮的咱叫他卷铺盖。咱是为整顿市容管理拆迁为民造福祉,管他娘名声好与坏!
综上所述,曲之句式不外乎一言句、二言句、三言句、四言句,直至七言、八言、九言甚至更多的言。它们都有自然之节,亦有变化轨迹,既不能扭捏生造,又必须按谱填词。相对诗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似乎限制更严、更多,请看例句:
一、一言句。
听,越是梦无凭,青灯风定。 ——卢前【南中吕·驻云飞】吴门感旧
谁,不做美;呸!却是你。 ——张可久【中吕·山坡羊】闺思
一言句多半是以惊叹和设问的口吻,进行明提暗转,使题意更进一层,拓宽一步。
二言句。
豪杰,几度花开谢?痴呆,三分春去也。 ——乔吉【双调·得胜令】
唱歌,弹歌,似风魔,把功名富贵都参破。 ——张养浩【双调·新水令】辞官套
两言句可以是名词、动词或者形容词,可以作发端、铺排或者作煞尾。
三言句。
半夜心,三生梦,万里别,闷倚篷窗睡些。 ——卢挚【黄钟·节节高】
醉醒须在咱,清浊任从他。竞名利,争头角,若蝇蜗。
——朱庭玉【大石调·青杏子】
三言句式架构, 或上二下一,或上一下二。
四言句。
雨晴云散,满江明月。风微浪息,扁舟一叶。 ——卢挚【黄钟·节节高】
我则待逐朝每日,无拘无系。从事西畴,寄傲南窗,把酒东篱。
——李致远【中吕·粉蝶儿】
四言句句式,一般多是二二结构,亦有上一下三句式的。
五言句。
梨花白雪飘,杏萼紫霞消。柳丝舞困小蛮腰,显得东风恶。
——胡祗遽【中吕·快活三过朝天子】
乾坤一转丸,日月双飞箭。浮生梦一场,世事云千变。
——邓玉宾子【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
五言句为曲句最基本形式,变化比较多,有上一下四、上四下一,或者上三下二、上二下三。到底用什么句式好,主要看句子的要求来定。
六言句。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越调·天净沙】
长江远映青山,回首难穷望眼。扁舟来往蒹葭岸,烟锁云林又晚。
——顾德润【中吕·醉高歌过摊破喜春来】
六言句基本形式只有两种,即三三结构,或者二二二结构。
七言句。
七言句为曲句之最基本形式,与诗词句式是一样的。上四下三的如 “白云深处青山下,竹篱茅舍无冬夏”。上三下四的如 “ 静巉巉烟霞岭外,响潺潺涧水桥西”。上二下五的如 “闲来几句渔樵话,困来一枕葫芦架”。上五下二的如 “拣溪山好处追游”。上一下六的如 “正流金砾石天气”。不管如何,都要符合自然音节和句子的语步。
八言句。
八言句式在诗词中很少见,但在曲句中却是习见为常的,而多半为上三下五,如 “百般乖不如一就痴,十分醒争似三分醉”。极个别的有二三三句式,如 “不见蝴蝶来蝴蝶来”。一四一二句式的如 “共黄观道士喜同流”。四四句式,如 “颤巍巍的插着翠花,宽绰绰的穿着轻纱”。
九言句。
使用这种句式的曲牌有,【黄钟·水仙子】、【仙吕·八声甘州】、【中吕·尧民歌】、【南吕·哭皇天】、【双调·河西六娘子、大喜人心、相公爱、青玉案】等等。其结构形式有三三三,如 “插宫花饮御酒同欢乐”。上四下五,如 “功劳簿上写上也么哥”。上五下四,如 “穿着紫罗襕似酒布袋,秉着白象笏似睡馄饨”。
十言句。
这种句式的特点是,一、多用象声词,如 “吉丁丁珰画檐前敲玉马,疏剌剌刷正殿里吹书画,忒愣愣腾宿鸟串荼蘼架”。二、多用叠词,如 “嘇可可曾对神明对神明道,不索和他和他叫”。三、无规律,如 “抵多少月明千里故人来”。
十一言句。
使用这种句式的曲句很少 ,曲牌有【黄钟·水仙子】、【仙吕·混江龙】、【仙吕·锦橙梅】等,其特点为使用许多象声词和形容词。如 “楚屈原假惺惺醉倒步兵厨,晋谢安黑喽喽谁在葫芦架”。又如 “红馥馥的脸衬霞,黑髭髭的鬓堆鸦,料应他,必是个中人打扮的堪描画”,当然亦有人将其读作 “必是个中人,打扮的堪描画”。
还有许多很长的句式,目前所见有二十一个字的句子,如果算上衬字超过二十一字的句子还有不少。这应是散曲句式不同于诗词的地方,因篇幅所限,不再一一例举,请诸位鉴谅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