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字两读
一、 不同意义的平仄两读字
【便】①平声,安静,适宜,肥满;②去声,方便,就。
【不】①去声,不,不要,不是等;②平声,同“否”。 ③新韵,用在去声字前读阳平。
【苍】①平声,青色,灰白色;②上声,莽苍,郊野及天空一碧无际貌。
【禅】①平声,禅宗;②去声,封禅。
【长】①平声,形容词;②上声,长幼,长成,生长。
【称】①平声,名称,称呼;②去声,对称。
【乘】①平声,升,坐、驾,乘法;②去声,车乘,史乘,记载通称。
【除】①平声,除夕,台阶;②去声,光阴过去:日月其除。
【穿】①平声,孔洞;②去声,贯穿。
【传】①平声,动词,流传;②去声,传记。
【创】①平声,创伤;②去声,草创,惩创,创始,首创。
【吹】①平声,动词,以口吹;②去声,名词,鼓吹,如“横吹”。
【从】①平声,动词,由;②去声,名词,随从之人。
【当】①平声,应当,担当;②去声,正当,相称,心以为。
【调】①平声,调和;②去声,音调,征调。
【分】①平声,动词,分开;②去声,名词,名分。
【供】①平声,供给;②去声,陈设,祭献,供奉,从事。
【观】①平声,动词,看;②去声,名词,寺观。
【冠】①平声,名词,帽子,冠冕;②去声,动词,戴帽子,冠军。
【翰】①平声,赤羽山鸡,锦鸡,鸟羽;②去声,翰墨,文辞,翰林。
【荷】①平声,名词:荷花;②去声,动词,担负,担任,荷锄,承受。
【和】①平声,和谐;②去声,唱和。
【华】①平声,华美;②去声,太华,华山。
【间】①平声,中间;②去声,参与,离间。
【教】①平声,使为;②去声,名词,教化。
【禁】①平声,同“胜”,不禁;②去声,禁止,宫禁。
【浪】①平声,沧浪;②去声,波浪。
【离】①平声,别离;②去声,离去。
【令】①平声,使;②去声,命令,县令。
【论】①平声,动词,讨论;②去声,名词,言论。
【那】①平声,何;②去声,无那(无奈)。
【难】①平声,形容词:困难;②去声,名词,患难,灾难。
【判】①平声,动词,拚,判死;去声,别,裁。
【傍】①平声,同“旁”;②去声,依傍。
【扁】①平声,小貌,扁舟;②上声,物宽而薄;③去声,通遍。
【颇】①平声,形容词,偏;②上声,副词,略。
【骑】①平声,动词,骑马;②去声,名词,车骑。
【强】①平声,形容词;②上声,勉强。
【任】①平声,堪,姓氏;②去声,听凭。
【殷】①平声,形容词,富,大;②上声,雷声。
【烧】①平声,动词;名词,猎人放火焚烧之处;②去声,动词;放火烧野草,以草灰肥田,烧畲。
【胜】①平声,胜任,尽,不可胜数;(按:此义唐宋人常读平声)②胜利,胜过,克制,优越。
【疏】①平声,形容词;②去声,名词,奏疏。
【施】①平声,施行;②去声,施舍。
【思】①平声,动词,思念;②去声,名词。
【王】①平声,名词,姓;②去声,统治,称王,为王。
【为】①平声,动词,作为,行为,作,做,是;②去声,因,为了,与。
【闻】①平声,动词;②去声,名词,名誉,名声:令闻。
【污】①平声,名词,形容词;②仄声,动词,使污。
【先】①平声,时间在前的,祖先;②去声,先行,事先致意。
【鲜】①平声,新鲜,新美,鱼;②上声,少,善。
【相】①平声,互相;②去声,宰相,观察,貌相,辅佐。
【兴】①平声,动词,起身,创办,举,兴盛,流行;②去声,名词,兴致。
【行】①平声,行走;②去声,名词,德行,品行。
【旋】①平声,回旋;②去声,俄顷,一下子。
【燕】①平声,国名,州名,山名;②去声,鸟名。
【要】①平声,动词,约;②去声,欲得。
【衣】①平声,名词;②去声,动词,穿衣。
【雍】①平声,和;②上声,州名。
【占】①平声,占卜;②去声,占据。
【正】①平声,正月;②去声,不歪,正当,正常。
【治】①平声,动词,治理;②去声,形容词,治理得好。
【中】①平声,内,中间;②去声,动词,射中。
【重】①平声,重复;②去声,形容词,轻重。
【累】①平声,连缀或捆;②上声,重叠;去声,疲乏。
【振】①平声,仁厚,盛貌;②上声,穿单衣;③去声,整治,振作。
【缘】①平声,边缘,缘分,缘故,②去声,衣服边上的镶緄。
【横】①平声,横直;②去声,凶暴,横蛮,意外。
【背】①平声,动词,背东西;②去声,名词,脊背。
【食】①平声,名词,食品;②去声,动词,同饲;读异,人名。
二、 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
【醒】 虽有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
【听】 虽有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
【看】 虽有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
【过】 虽有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
【望】 虽有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
【忘】 虽有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
【篦】 古代平仄两读(读平时为“鼻”音),意义不变。在《新韵》中一律读仄。
【防】古代平仄两读,意义相同。在《新韵》中一律读平。
【轿】古代时平仄两读,意义相同。在《新韵》中一律读仄。
【纠】古代平仄两读 (jiū必纠 纠察 jiǔ必纠 纠察)
【究】古代平仄两读jiū靡究 究底 jiù 靡究 究底
【俱】古代平仄两读(jū与俱 俱全 jù与俱 俱全)
【嵌】古代平仄两读(读平时为“谦”音),意义不变。在《新韵》中一律读仄。
【亢】古代平仄两读(读平时为“杭”音),意义不变。在《新韵》中一律读仄。
【笼】古代作名词用时平仄两读,意义相同。
【溜】古代平仄两读liū滑溜 溜走 liù急溜 溜马
【垃】古代平仄两读(lā垃圾 lè垃圾)
【漫】古代时平仄两读,意义相同。在《新韵》中一律读仄。
【喷】古代时平仄两读,意义相同。在《新韵》中平仄两读,意义不同。
【悄】古代平仄两读qiāo悄悄 qiào悄语。
【溶】古代平仄两读,意义相同。在《新韵》中一律读平。
【讪】古代时平仄两读,意义相同。在《新韵》中一律读仄。
【塞】做动词“阻挡”等解时平仄两读。
【叹】古代平仄两读,意义不变。在《新韵》中一律读仄。
【探】古代平仄两读,意义不变。在《新韵》中一律读仄。
【闻】古代平仄两读,意义不变。在《新韵》中一律读平。
【应】古代平仄两读yīng未应 应声 yìng报应 应允。
【誉】古代平仄两读,意义不变。在《新韵》中一律读仄。
【撞】古代平仄两读),意义不变。在《新韵》中一律读仄。
【治】古代平仄两读,意义不变。在《新韵》中一律读仄。
【莹】古代平仄两读,意义相同。在《新韵》中一律读平。
三、 平仄易混淆的常用字
①俱(上平七虞韵)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杜甫)。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常建)。
②谊(去声)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王维)。
③茗(上声)
④倾(平声)
⑤暝(仄声)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孟浩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