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33|回复: 32

喜春来·七夕 元代:佚名

[复制链接]

1046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中华散曲区曲作赏析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74797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9-17 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喜春来·七夕

元代:佚名

天孙一夜停机暇,人世千家乞巧忙,想双星心事密话头长。七月七,回首笑三郎。




1046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中华散曲区曲作赏析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74797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9-17 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注释
①天孙:织女,传说为天帝的孙女。
②乞巧:农历七月初七晚上,妇女向月穿针的风俗。
③三郎:唐明皇李隆基的小名。自居易《长恨歌》中,有唐明皇与杨贵妃七夕密誓的描写:“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46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中华散曲区曲作赏析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74797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9-17 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译文
天上的织女这一晚不再织布,暂停了辛劳,人间却有千家万户忙着向她乞巧。想牛郎织女互诉一年的心事,悄悄话一定不少。七月七日佳节好,禁不住回首把唐明皇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46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中华散曲区曲作赏析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74797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9-17 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鉴赏:

一月一、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在中国都是节日,真是有趣的巧合。元代的民间散曲家注意到这一点,作了同曲牌的组曲分咏它们,本篇就是其中的一支。既然是分咏,就必然要突出各个令节的特色。七夕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牛郎织女在夜间的相会,这是家喻户晓而又令人动容的美丽传说;二是民间妇女的“乞巧”风俗,《西京杂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可见其来源颇为古老。除了向月穿针的“赛巧”外,还有用蜘蛛在瓜果、小盒中结网,以及用水盆浮以松针纤草布现图形的“得巧”。熙熙乐乐,热闹非凡。可以说没有哪一个节日,能像七夕这样,与日常生活及幸福理想同时如此地贴近。

 

点评

一月一、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在中国都是节日 古老且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0 07: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46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中华散曲区曲作赏析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74797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9-17 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支小令仅用两旬对仗:“天孙一夜停机暇,人世千家乞巧忙”,就酣满地兼顾了七夕的两大特色,一“暇”一“忙”,相映成趣。从“天孙一夜”与“人世千家”的悬殊比照来看,作品的重心在于后者;但人世于七夕所领受的节日情味,其源头正是天上牛郎织女相会故事的浪漫色彩。所以第三句又转回了“双星”,他们在经过一年的久别后,心事自然深密,情话自然绵长。这一句并不用直述表示,而用一个“想”字领起,“想双星”的人儿,心儿该同双星靠得多么紧啊!缅怀、遐想、赞美、怜惜、期望、羡慕……全都包容在这“想”字中了。

 

点评

想,包含多少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17 07:06
一“暇”一“忙” 好练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17 07: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46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中华散曲区曲作赏析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74797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9-17 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是就有了末二句的神来之笔:“七月七,回首笑三郎。”这段话有两重解释。据唐人陈鸿《长恨歌传》,天宝十载七夕,杨贵妃在骊山宫“独侍”唐玄宗。“上凭肩而立,因仰天感牛女事,密相誓心,愿世世为夫妇。”这也就是白居易《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一段的本事,白诗引文详见注③。按照这样的理解,“回首”就是杨贵妃的现场动作,她“回眸一笑百媚生”,向着明皇传递脉脉情意;这两句通过李、杨二人在七夕夜的呢爱与密誓,表现了这一佳节对天下情人具有欢乐畅怀的不寻常意义。这是一重含意。然而,“他生未卜此生休”,明皇同贵妃不要说“世世”,在当世的夫妇也未能做到头。正是“三郎”本人,在“安史之乱”中违心地下令处死了对方。《长恨歌》记他El后还宫的情景:“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他无疑在“西宫南内”的“夕殿”中悄然地消度过七夕。从这一意义上,“回首”就是对历史的回顾,“笑”也不是呢笑、媚笑,而是嘲笑和嗤笑了。一切在七夕节享受欢乐、尊重感情、珍护理想的情男爱女,都有资格“回首笑三郎”。这是又一重含意。两重解释都能成立,它们在并列中互为补充,且将情侣在“七月七”的热烈奔放表现得栩栩如生。小令至此虽戛然而止,却仍使人回味无尽,同末句的双关是分不开的。

点评

好解!读来收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17 07: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32

主题

1万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贵宾

Rank: 5Rank: 5

积分
57166
发表于 2017-9-17 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杨碧峰 发表于 2017-9-17 00:36
 于是就有了末二句的神来之笔:“七月七,回首笑三郎。”这段话有两重解释。据唐人陈鸿《长恨歌传》,天宝 ...

好解!读来收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32

主题

1万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贵宾

Rank: 5Rank: 5

积分
57166
发表于 2017-9-17 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杨碧峰 发表于 2017-9-17 00:36
 这支小令仅用两旬对仗:“天孙一夜停机暇,人世千家乞巧忙”,就酣满地兼顾了七夕的两大特色,一“暇”一 ...

一“暇”一“忙”  好练字!:stro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32

主题

1万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贵宾

Rank: 5Rank: 5

积分
57166
发表于 2017-9-17 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杨碧峰 发表于 2017-9-17 00:36
 这支小令仅用两旬对仗:“天孙一夜停机暇,人世千家乞巧忙”,就酣满地兼顾了七夕的两大特色,一“暇”一 ...

想,包含多少啊! :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6 10: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