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夏爱菊 于 2017-2-19 14:07 编辑
后记 这是我的第七部诗集。2015年9月17日所写《七律·粉红石榴》,是这部诗集写的第一首作品。上部诗集《茉莉飘香·后记》中,我讲了取诗集名的原由:“很喜欢花。儿时就爱穿花衣,至今仍喜欢看花。六部诗集全以花为名,今后还会这样。第七部诗集就叫《粉红石榴》吧,因我晾台花坛栽有一棵石榴,几年了,逐渐长成了大树,每年5至7月开满粉红色花,很好看。” 一直说要放慢写作速度,学习,沉潜,锤炼,提高,力争创作些精品。无奈一是爱。一日不写,似少吃一餐。二是忙。2015年以来,我共编了9期诗刊4部大型丛书1本对联集成,还有东坡赤壁诗社和省女子诗社分工事务、论坛管理、省联刊专栏、《红叶诗刊》荐稿等。没有时间静心深钻细琢。当然,编书刊核稿也是学习,尤其是用心选取当今诗人一些好的作品,为了比较,为杜错误,多次阅读,无形中就是学习。然而,大忙中一年多创作600多首(副、篇)诗词曲赋联文,锤炼是显然不够的。但多写多练也有好处,那就是格律和技巧的更加稔熟,风格的更利形成。随心所欲,冲口而出,便少了雕琢的痕迹。 2008年2月14日注册红袖添香文学网学诗以来,9年出7部诗集,写诗词曲赋联近5000首(副),付出了很辛苦的努力。尤其是担任书刊和论坛职后,多年来我基本未在晚上12点前睡觉,常忙到下一、两点。付出就有收获。近5000首(副)作品中绝大部分一般,但也有少数作品得到了行家的肯定。创办并主编的女子书刊,开创了中华女子诗词曲联书刊的先河,两次被写进湖北省楹联学会理事会工作报告,肯定对中华女子联坛的重要贡献。组建的论坛管理团队,先后150多人在一起4年多如同亲兄弟姐妹。我们的团队先后让两家诗词论坛持续热闹、红火,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这部诗集作品我自认为有几个特点:一是在题材的挖掘上下了工夫。写多了,生活中原本熟悉的题材日少,必须不断寻找新的契机。参加过的所有活动我都写了作品。最多的是参加省诗词学会大冶采风三天,我写了诗词曲26首。参加《中华军旅诗词》湖北采风四天,也写了十几首。诗词曲联不少写成了系列,尽量把所见所思所感写透。二是在体式的扩展上做了尝试。赋、新诗、论文、简评、散文都有涉及。三是坚持一直以来所喜欢的风格,即追求清新流畅、通俗易懂、阳光活泼、倾注真情。 存在的问题,一是各体式作品感觉出彩的不多,尤其应酬唱和类更多一般。二是仍存在直白现象,总想把话说足,含蓄不够。有些作品形象思维欠缺,有些作品未给作者留下思考的空间。恰恰我又喜欢直抒胸臆、畅达情怀这样的风格,所以明知毛病却改进不大。 诗词无止境,就学到老,写到老吧。继续努力,争取迈向更高的台阶。 衷心感谢各级诗联学会领导和一些专家、师友的肯定、支持、鼓励、帮助!衷心感谢我的老师刘相法多年教导和为本书审稿写《序》!衷心感谢曹甜胜先生为本书设计如此大方优美的封面!衷心感谢印刷厂高质量的排版和印刷!衷心感谢我的家人的长期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