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律】赞汪国详(五首)(并序)
参观了绩溪县博物馆,见到有关汪国祥感人事例。
感动不已。聊吟是首以记之。
(一)赞汪国祥之经商有道
绩溪才俊汪国祥,少小从商志远航。
货贸操持凭智略,店堂繁茂倚良方。
员工渐广根基固,产业趋隆岁月长。
资产丰豪声誉远,郎溪商界美名扬。
(二)颂汪国祥之兴教义举
倾心教育意情纯,创立黉堂惠众邻。
课目齐全开六艺,师资卓异育童身。
学生免费书香绕,校舍温馨笑语频。
义举传扬仁德厚,明诚小学永留春。
(三)歌汪国祥之水利善为
大旱年头心未慌,兴修水利志高昂。
挑泥记账薪酬付,率众清塘稻谷香。
十数方塘皆焕彩,万千农户尽称扬。
善人善举留佳话,德厚功高美誉彰。
(四)怀汪国祥之生态勋劳
植树防沙意气雄,购山育木意无穷。
杉林郁郁连峰翠,漆树葱葱映日红。
竹浪摇风添秀色,水坡维稳建勋功。
传承事迹精神在,后辈追怀敬意崇。
(五)赞汪国祥之代表风范
心怀大义为民忧,代表担当数度秋。
提案频频关社稷,良言屡屡系心头。
清淤改路谋宏略,禁砍留檀护绿畴。
四届蝉联情未了,郎溪传颂美名留。
【汪国祥简介】
汪国祥(1899-1969)安徽省绩溪县南川村人,自幼天资聪慧,读过四年私熟,十六岁时就去郎溪县城随父经商。由于勤奋刻苦,很快就学会了经商之道。他的店号是“汪怡泰”,主要经营杂货兼营粮、油、酱、酒作坊,开始时有伙计三十六人,后发展到八十余人。由于经营有方,资产逐渐雄厚,又在郎溪设立多处分店,买下良田七千余亩,年收谷七百多石。1956年汪怡泰和万康公司合营时,估计资产达一万五千余元。
他热衷于家乡的教育事业和农林生产,1925年在本村创建明诚小学,设国语 、算术、体育、常识、图画和唱歌六门课程。师资力量雄厚,教育设施齐全。学生最多时有一百二十余人。更值得称颂的是:学生一律免费入学。
1934年,时逢大旱,他在家乡兴修水利,动员村民挑塘泥,挑到自家地里,按担记账,由他发工资。共挑了十一囗塘。参加者无不称赞,既清理修缮了自家的水塘,还领到不菲的工资,真是人人高兴,个个感激!都众口一词:称他为大善人!
为防止水土流失,他还在家乡杨树坑购买山场数百亩,种了杉树十万余株、漆树三千余株。还栽了大片大片的毛竹等经济林,保持了水土,深受当地政府和民众赞扬。
因为汪国祥的个人户口在郎溪县。1956-1965年连续四届被选为郎溪县人民代表。他在会上提出的清淤改道、大种乌柏树、禁砍黄檀树的提案受到政府的采纳和实施。
人民没有忘记这位已故的绩溪县知名人物。现在的绩溪县博物馆已经陈列了他的相片和动人善举,让绩溪人永远记住这位一心为民众干实事的老前辈,其目的是让好人的高尚品德,感人事例在我县永远传承,发扬光大!
【注释】经核实,汪国祥是在1969年离世的,图片介绍中的1979年有误。本篇短文介绍是经过汪国祥后代提供原始材料并经其后代审阅无误后才发表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