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雪漫长云

[词] 沁园春 • 岳麓山感怀

[复制链接]

787

主题

6239

回帖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22455
 楼主| 发表于 2014-4-25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传奇”是动词还是名词与读音平仄没有关系,正如“传统”之“传”。
学习,学习,再学习。
雪漫长云(丁建江)

276

主题

2576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351
发表于 2014-4-27 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紫鈿花の子 于 2014-4-27 07:25 编辑

竹版及雪漫从网上辗转将一篇“360/百度问答” cut & paste,省力! 未免疏粗了。

从《康熙字典》◎按诸字书传本有直挛、知恋、直恋三切,《广韵》分析极细,《正韵》因之。@然历考经史注疏,驿传之传,平、去二音可以互读,至传道、传闻、传授之传,乃一定之平声,纪载之传,一定之去声。此音之分动静,不可易者也。”引申 (1) 读平声的有传道、流传、相传、等等约廿个组词;(2) 读仄声只有传记、传奇、传略、传主四个组词。现只讨论传记/传奇二词。

传记 (zhuàn jì,Biography) ~ 可释作「人物纪实、人物生平」,如《史记·刺客列传》、《古烈女传·卷七 孽嬖传》、《宋史·岳飞传》等等。

传奇 (zhuàn qí,Legend或 one tale of ) ~ 「传」可释作「人物纪事、人物迭闻」,内容方面多是野史或坊间传说, 如《太平广记》中的李娃传、霍小玉传、莺莺传、钱彩/金丰的《说岳全传》、金庸的《射雕英雄传》等等;「」同样是名词,作「怪事、奇闻、奇谈」解。如把 “传奇” 读成chuán qí ,那「传」字就作动词用了,解作 “
流传下来的奇闻”?这根本就与原词义相悖,谬之千里!「传奇」既然与「传记」同属「人物史话」,只是多了些奇谈趣闻,为何会读作平音??

某资深的国文老师语我,他学普通话时是念zhuàn qí ,包括中央台的广播都是这样。;但在90年代之后,慢慢的就转成了chuán qí 了。这大概是民间的「
积非成俗、众口铄金」的趋势,近年付梓的词典适应形势「积俗成是」,实误人子弟。

既然在读音方面谁也说服不了谁,就只好「信不信由你」,我相信作出logical的分析及查证,套用传播界名人语录「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就此打住。

787

主题

6239

回帖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22455
 楼主| 发表于 2014-4-27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紫鈿花の子 发表于 2014-4-27 07:20
竹版及雪漫从网上辗转将一篇“360/百度问答” cut & paste,省力! 未免疏粗了。

从《康熙字典》◎按诸字书 ...

一、传奇的近义词:
传说

传说 chuánshuō
(1) [lore;legend]
(2) 属于传统的、轶事性的或属于某一特殊专题的知识神话传说
(3) 有关某人、某事或某地的一整套传闻纯地方性传说中的人类及历史价值传说
传说 chuánshuō
(1) [they say;it is said]∶据别人说 (2) [put about] 谈论;散布,传播巴黎都在传说,他对那些贵族已感到厌倦了

反义词:
事实
事实 shìshí
[fact] 事情的真实情况判案要以事实为根据事实胜于雄辩

传奇 chuánqí
(1) [saga]∶可以指长篇连续的英雄故事,情节曲折,然而又不特别离奇,讲述人或团体的历史或传说(或两者都有的)
(2) [tales of marvels;romance]∶中国唐、宋时代文言短篇小说的一种,以“作意好奇”为特点;明、清两代的长篇戏曲,一般每本由二十余出至五十余出组成

二、传记的近义词:
列传 lièzhuàn

列传 lièzhuàn
[biographies in ancient Chinese history books] 纪传体史书中一般人物的传记

反义词:暂无

传记 zhuànjì
(1) [biography]
(2) 记录某人生平事迹的文字
(3) 一般传记性著作,尤指作为一种类型的这类著作
传记类著作领域

”字单独使用才须分清“名词”,比如“《水浒传》必须读zhuan, 而在“这话传出去会让人笑话的”,必须读“chuan”。
但是由该字组成的双音词,那就不能从名词或者动词上来一刀切了。比如“传统”,怎么可以读作“zhuan”呢?

语言的变化,读音是最明显的,今天我们写诗是给现代人读的,不能对古人亦步亦趋,用字、音韵方面也要分清楚哪些是必须遵守的,哪些是不一定非要遵守的,比如要用《词林正韵》而不辩入声,这是绝对不行的,但是对于那些本身就在多个韵部已经存在的字,比如“看”,“忘”,“望”,“不”等等,则要结合具体情况来具体分析,我个人认为,只要不影响意义的表达,即使因为音的古今变化,而在平仄格式上有争议,也要以意义表达为主。

例如 “看”毛泽东的词中:
《菩萨蛮•大柏地》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
”在此须读平声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天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在这里“”应该作仄声。

但无论读作平声或者仄声,都不影响意义的理解,那就没有必要特别关注格律。
顺便也把这首沁园春的检测了一下格律
检测结果如下: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头:第十二部】 押韵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流:第十二部】 押韵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由:第十二部】 押韵
怅寥廓
问苍茫天地
谁主沉浮【浮:第十二部】 押韵
携来百侣曾游【游:第十二部】 押韵
忆往昔
峥嵘岁月稠【稠:第十二部】 押韵
恰同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遒:第十二部】 押韵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侯:第十二部】 押韵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舟:第十二部】 押韵

------------ 检测结果 (词林正韵) ------------
请留意多音字:北 看 漫 长 空 怅 廓 来 华 正 当 否 中 浪 。
平仄存在2个问题。
第73字 学 应平
第75字 年 应仄

一百多字的词,两个字不合平仄,跟词表达的意义比起来,还有讨论的价值么?
如果再一一检查多音字,是否真正符合要求,那样写出的诗填出的词,又会是什么样呢?

跟您讨论了多时,您的观点,尽管坚持。谢谢!



学习,学习,再学习。
雪漫长云(丁建江)

787

主题

6239

回帖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22455
 楼主| 发表于 2014-4-27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传奇的近义词:
传说
传说 chuánshuō
(1) [lore;legend]
(2) 属于传统的、轶事性的或属于某一特殊专题的知识神话传说
(3) 有关某人、某事或某地的一整套传闻纯地方传说中的人类及历史价值传说
传说 chuánshuō
(1) [they say;it is said]∶据别人说 (2) [put about] 谈论;散布,传播巴黎都在传说,他对那些贵族已感到厌倦了
反义词:
事实
事实 shìshí
[fact] 事情的真实情况判案要以事实为根据事实胜于雄辩
传奇 chuánqí
(1) [saga]∶可以指长篇连续的英雄故事,情节曲折,然而又不特别离奇,讲述人或团体的历史或传说(或两者都有的)
(2) [tales of marvels;romance]∶中国唐、宋时代文言短篇小说的一种,以“作意好奇”为特点;明、清两代的长篇戏曲,一般每本由二十余出至五十余出组成
二、传记的近义词:
列传 lièzhuàn
列传 lièzhuàn
[biographies in ancient Chinese history books] 纪传体史书中一般人物的传记
反义词:暂无
传记 zhuànjì
(1) [biography]
(2) 记录某人生平事迹的文字
(3) 一般传记性著作,尤指作为一种类型的这类著作
传记类著作领域
”字单独使用才须分清“名词”和“动词”,比如“《水浒传》必须读zhuan, 而在“这话传出去会让人笑话的”,必须读“chuan”。
但是由该字组成的双音词,那就不能从名词或者动词上来一刀切了。比如“传统”,怎么可以读作“zhuan”呢?
语言的变化,读音是最明显的,今天我们写诗是给现代人读的,不能对古人亦步亦趋,用字、音韵方面也要分清楚哪些是必须遵守的,哪些是不一定非要遵守的,比如要用《词林正韵》而不辩入声,这是绝对不行的,但是对于那些本身就在多个韵部已经存在的字,比如“看”,“忘”,“望”,“不”等等,则要结合具体情况来具体分析,我个人认为,只要不影响意义的表达,即使因为音的古今变化,而在平仄格式上有争议,也要以意义表达为主。
比如“”,在《菩萨蛮·大柏地》中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
”在此读平声
在《沁园春长沙》中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天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在这里“”应该作仄声。
无论读作平声或者仄声,都不影响意义的理解,那就没有必要特别关注格律。
顺便也把这首沁园春的检测了一下格律
检测结果如下: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头:第十二部】 押韵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流:第十二部】 押韵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由:第十二部】 押韵
怅寥廓
问苍茫天地
谁主沉浮【浮:第十二部】 押韵
携来百侣曾游【游:第十二部】 押韵
忆往昔
峥嵘岁月稠【稠:第十二部】 押韵
恰同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遒:第十二部】 押韵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侯:第十二部】 押韵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舟:第十二部】 押韵
------------ 检测结果 (词林正韵) ------------
请留意多音字:北
平仄存在2个问题。
73 应平
75 应仄
一百多字的词,两个字不合平仄,跟词表达的意义比起来,还有讨论的价值么?
如果再一一检查多音字,是否真正符合要求,那样写出的诗、填出的词,又会是什么样呢?
跟您讨论了多时,您的观点,尽管坚持。谢谢!
学习,学习,再学习。
雪漫长云(丁建江)

787

主题

6239

回帖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22455
 楼主| 发表于 2014-4-27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紫鈿花の子 发表于 2014-4-27 07:20
竹版及雪漫从网上辗转将一篇“360/百度问答” cut & paste,省力! 未免疏粗了。

从《康熙字典》◎按诸字书 ...

一、传奇的近义词:
传说

传说 chuánshuō
(1) [lore;legend]
(2) 属于传统的、轶事性的或属于某一特殊专题的知识神话传说
(3) 有关某人、某事或某地的一整套传闻纯地方性传说中的人类及历史价值传说
传说 chuánshuō
(1) [they say;it is said]∶据别人说 (2) [put about] 谈论;散布,传播巴黎都在传说,他对那些贵族已感到厌倦了

反义词:
事实
事实 shìshí
[fact] 事情的真实情况判案要以事实为根据事实胜于雄辩

传奇 chuánqí
(1) [saga]∶可以指长篇连续的英雄故事,情节曲折,然而又不特别离奇,讲述人或团体的历史或传说(或两者都有的)
(2) [tales of marvels;romance]∶中国唐、宋时代文言短篇小说的一种,以“作意好奇”为特点;明、清两代的长篇戏曲,一般每本由二十余出至五十余出组成

二、传记的近义词:
列传 lièzhuàn

列传 lièzhuàn
[biographies in ancient Chinese history books] 纪传体史书中一般人物的传记

反义词:暂无

传记 zhuànjì
(1) [biography]
(2) 记录某人生平事迹的文字
(3) 一般传记性著作,尤指作为一种类型的这类著作
传记类著作领域

“传”字单独使用才须分清“名词”,比如“《水浒传》必须读zhuan, 而在“这话传出去会让人笑话的”,必须读“chuan”。
但是由该字组成的双音词,那就不能从名词或者动词上来一刀切了。比如“传统”,怎么可以读作“zhuan”呢?
学习,学习,再学习。
雪漫长云(丁建江)

0

主题

3

回帖

4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4-4-29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飘香楼主 于 2014-4-29 13:32 编辑

首先申明:本人原本过客一个,因难得见论坛上尚有如此认真讨论的帖子,故忍不住注册上来凑个热闹,望勿误会。

两位争论半天,莫衷一是,何不看看古人诗词中究竟如何呢?本人从“搜韵网”上搜得数例,不妨作一剖析。
1、宋代罗烨《小说开辟》(七言排律)云:“开天辟地通经史,博古明今历传奇。”——于律,“传”字处作仄。
2、明代李昌祺《传奇美人才貌歌》云:“安排闹热浓妆扮,演习新鲜妙传奇。”——此处“传”亦当作仄为是。
3、明代周宪王《元宫词(其八)》(七言绝句)云:“尸谏灵公演传奇,一朝传到九重知。”——于律,“传”字亦作仄。
4、元代杨弘道《随分林泉》(七言律诗)云:“词赋丽淫夸陆海,传奇虚诞记壶天。”——于律,“传”字处可平可仄。
5、元代凌云翰《定风波慢·赋崔莺莺传》云:“把丽情、分付良工,传奇谩为重省。”——于律,“传”字处可平可仄。
6、清代丘逢甲《红楼梦绝句题词为菽园孝廉作(其六)》(七言绝句)云:“传奇奇绝效颦难,绝世情文出稗官。付与才人同赞叹,人间休作谤书看。”——于律,“传”字处可平可仄。
7、清代俞樾《题黄韵珊孝廉桃溪雪传奇后(其四)》(七言绝句)云:“离合悲欢任意编,传奇体例想当然。我今更定瑶华谱,续得佳人命一年。”——于律,“传”字处可平可仄。当然,在某些观点看来,“传”读仄可能犯孤平,但读仄原则上没有大问题。

综上可知,在古人那里,当“传奇”作为名词用时,“传”字是读仄声的。“传”字读平声的也不是没有,但不作名词,而是个动宾结构的词语,其例如:明代王叔承《石鼓歌》云:“石鼓隐见不可测,佛龛遗字争传奇。”又如,清代刘富槐《读金桧门总宪观剧绝句》云:“传奇愧乏东塘笔,题句犹堪作务头。”
回到楼主的词上,个人理解,“传奇”二字是用作名词的,因此同意紫钿的意见,“传”字应作仄。

然而,紫钿说作为名词的“传奇”之“传”读为平声乃1990年代之后,此话并不确切。考之前人诗词,此误要早得多。试看:
1、清末民国初洪炳文《浪淘沙》(自题《晚节香》传奇),其结句为:“晚节香名真不朽,谱作传奇。”——此处“传”已作平声用了。
2、近人宋词《水龙吟·山城名花》上片最后几句云:“把浩瀚史册,风流人物,重现在,传奇里。”——于律,“传”字处应平,此亦是“传”作平声用之例。该词按作者自注写于1957年夏。

最后说一句,虽然有前人用以作平的例子,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承其错误,毕竟,楼主自称用《词林正韵》,还是应当依照古人的读法来用。

点评

谢谢诗友临帖并认真细致做出考证。 这样的回复有据、有具体词例可考,才有说服力。 语言的变化,读音是最明显的,今天我们写诗是给现代人读的,不能对古人亦步亦趋,用字、音韵方面也要分清楚哪些是必须遵守的,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4-29 13:42

787

主题

6239

回帖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22455
 楼主| 发表于 2014-4-29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飘香楼主 发表于 2014-4-29 13:27
首先申明:本人原本过客一个,因难得见论坛上尚有如此认真讨论的帖子,故忍不住注册上来凑个热闹,望勿误会 ...

谢谢诗友临帖并认真细致做出考证。
这样的回复有据、有具体词例可考,才有说服力。

语言的变化,读音是最明显的,今天我们写诗是给现代人读的,不能对古人亦步亦趋,用字、音韵方面也要分清楚哪些是必须遵守的,哪些是不一定非要遵守的,比如要用《词林正韵》而不辩入声,这是绝对不行的,但是对于那些本身就在多个韵部已经存在的字,比如“看”,“忘”,“望”,“不”等等,则要结合具体情况来具体分析,我个人认为,只要不影响意义的表达,即使因为音的古今变化,而在平仄格式上有争议,也要以意义表达为主。

本人好奇也用网站上的诗歌格律检查了《沁园春 长沙》里面也有两处不合平仄之处。

一百多字的词,即使一两个字不合平仄,跟词表达的意义比起来,那还有讨论的价值么?
如果再一一检查多音字,是否真正符合要求,那样填出的词,又会是什么样呢?

点评

楼主所言不无道理。 不过,愚以为,事情应分成两个方面来看。一是求真,“传奇”之“传”究竟当何读?二是实用,词中所用,究竟可否? 从求真的角度说,大概可以这么讲,严遵《词林正韵》,则此字当读“仄”。 从实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4-29 14:08
学习,学习,再学习。
雪漫长云(丁建江)

0

主题

3

回帖

4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4-4-29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雪漫长云 发表于 2014-4-29 13:42
谢谢诗友临帖并认真细致做出考证。
这样的回复有据、有具体词例可考,才有说服力。

楼主所言不无道理。
不过,愚以为,事情应分成两个方面来看。一是求真,“传奇”之“传”究竟当何读?二是实用,词中所用,究竟可否?
从求真的角度说,大概可以这么讲,严遵《词林正韵》,则此字当读“仄”。
从实用的角度说,楼主这么用了,亦自无妨。古代大家作词,亦难免有犯律处,破律而用,孰谓独尊驾不可?诗词终究还是以意为先,所以即便破律,他人如我者自能容忍,楼主亦无须耿耿于怀。
不知楼主以为如何?

点评

谢谢您! 确如您所言,其实我一直以来也不怎么在乎别人对我的词作的评价,我一般都是点到为止,不喜欢特别跟谁去较真,总觉得这就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但有时碰到有些比较较真的诗友,也很无奈。 我最后发在这首词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4-29 14:35

787

主题

6239

回帖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22455
 楼主| 发表于 2014-4-29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飘香楼主 发表于 2014-4-29 14:08
楼主所言不无道理。
不过,愚以为,事情应分成两个方面来看。一是求真,“传奇”之“传”究竟当何读?二 ...

谢谢您!
确如您所言,其实我一直以来也不怎么在乎别人对我的词作的评价,我一般都是点到为止,不喜欢特别跟谁去较真,总觉得这就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但有时碰到有些比较较真的诗友,也很无奈。
我最后发在这首词帖子后面的回复,前些日子被审核删除(可以看到我另发的帖子(请给出为何审核不通过回复的理由)),那个里面就已经表明了我的态度。
对于从音韵格律上提出的建议,本人一如既往欢迎关注。只要有问题,并能修正,肯定会接受建议并进行修正。
但更欢迎能从谋篇成章、起承转合、语义表达、修辞使用等等的角度提出具体建议或质疑。
我最不喜欢哪些给出诸如“意义不错,结构尚佳,只是某些字词还需进一步提炼”这样一类所谓的点评了。
很佩服先生的认真求实的治学态度,向您学习。问好并祝吉祥如意!
学习,学习,再学习。
雪漫长云(丁建江)

276

主题

2576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351
发表于 2014-5-8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紫鈿花の子 于 2014-5-8 11:54 编辑

覆飘香楼主:

首先谢谢楼主到访,并举出了多个例子,结果仿如 "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精彩!{:soso_e179:}

(1) 撇开其它,首先向楼主请教,就《沁园春.长沙》一词里, "恰同学少年" 那句,依照词谱,是 "仄可平可仄" 的,然而这句中 "学、年" 二字出律。照理修正亦相当容易,如将 "同学、少年" 位置互易于便可。究竟是甚幺原因?{:soso_e132:}

(2) 举例中那首王叔承的《石鼓歌》中两句「“石鼓隐见不可测,佛龛遗字争传奇」,因我只有韩愈那首,未能了解全部内容,唯有管中窥豹... 那应是一首 "古风" 诗歌吧!从"
争传奇"一句中,解作"争相留字在佛龛中,给后世遗下zhuàn奇故事",或是"争相留字在佛龛中,给后世chuán送奇闻",我是偏于前者。楼主有何意见?

又清代刘富槐《读金桧门总宪观剧绝句》那“传奇愧乏东塘笔,题句犹堪作务头”句,根据作者所说既是
观剧,戏剧题材多是民间zhuàn奇,应读仄声才是,况「奇」字是否犯孤平是日后「王力派」和「启功派」之争。

(3) 有关自1990年后,zhuàn奇逐渐念作chuán奇一事,是我和某老师在电话中交谈,匆忙中他没提起洪炳文《浪淘沙(自题《晚节香》
zhuàn奇)》那词作;或者他根本没不知道那「名不经zhuàn」人物。他那一句「谱出zhuàn奇」是出律吧!

(4) 您说"
虽然有前人用以作平的例子,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承其错误",我非常同意。全宋词有8万阕,加上明词、清词及近代词共20万阕也不为过吧! 作者的水平自有参差,良莠不齐,有时如雪漫长云般「读破字胆」是常有的事;又或作者的态度或面子问题,错了也不肯修改。研习古人作品时,真的要极小心处理。

顺祝时安! {:soso_e100:}

点评

劳紫钿垂问,仅就个人愚见略答如下: (1)主席之词,不合律处常见,此乃世人皆知,毋庸讳言。然多以其意高,存而不论而已,亦所谓苏轼“曲子中缚不住者”之伦。正如我前面所说,出不出律是求真的事,出了就是出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5-11 01:2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7-27 09: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