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李小荣:白话诗“梵志体”略说

[复制链接]

5542

主题

10万

回帖

36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42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8-1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钥《戏题珪老借庵》其二
不知当初问谁借,至今久假而不归。
毕竟还了方是了,却须还我未生时。
王若虚《再致故园述怀五绝》其五
艰危尝尽鬓成丝,转觉繁华不可期。
几度哀歌仰天问,何如还我未生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42

主题

10万

回帖

36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42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8-1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未生时”与南宗禅“无位真人”的思想内涵确有相通之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

主题

184

回帖

212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128
发表于 2025-8-3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连王维这样的大诗人都在戏作王梵志体,姑不论其艺术水平如何,其影响力还是不小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

主题

184

回帖

212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128
发表于 2025-8-3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唐朝的寒山、拾得体也不能随意轻视,毕竟有唐一代名家辈出,能自成一体当可知其有某些特别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

主题

184

回帖

212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128
发表于 2025-8-3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王梵志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语言风格上完全打破传统诗歌的典雅规范,直接用白话甚至俚语创作;思想内容上融合佛理与市井观察;文学史价值在于开创了独特的通俗诗传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

主题

184

回帖

212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128
发表于 2025-8-3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寒山拾得的特别性主要体现在几个维度:首先是语言风格上,他们大量使用口语甚至俚语,比如“东家一老婆,富来三五年”这种完全打破唐诗典雅传统的表达‌。
其次是禅理表达方式,他们将佛经教义转化为“君不见三界之中纷扰扰”这类通俗诗句,比王梵志更系统化地融合禅悟与诗意。
艺术手法上,“寒山体”有两点特别突出:一是叠字运用,像“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通过声音营造禅境‌
二是比喻系统,“浮沤梦幻身”把人生比作水泡的意象既通俗又深邃‌。
思想层面他们完成了三教融合,诗中同时存在儒家入世关怀、道家隐逸趣味和佛家空观,种多元性在宋代被文人广泛效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

主题

184

回帖

212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128
发表于 2025-8-3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寒山拾得王梵志还是有许多共同之处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

主题

184

回帖

212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128
发表于 2025-8-3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文献看,三人的共同点确实鲜明。首先在语言革新上,他们都大胆使用白话俚语,王梵志的“土馒头”、寒山的“东家一老婆”这类市井口语,完全颠覆了唐代主流诗歌的典雅传统,这种语言选择背后是对平民受众的重视,寒拾诗甚至被民间奉为“和合二仙”的教化文本‌。

思想层面更有趣。三人虽都融入佛理,但呈现方式不同:王梵志擅用黑色幽默解构死亡恐惧,寒山则构建“寒山道—冷涧”的禅意意象群‌,而他们批判现实的角度也惊人相似,比如王梵志讽刺金钱社会与拾得揭露人性贪婪,本质上都是对世俗执念的破除。

艺术价值上,三人都创建了独特范式。王梵志的“生活寓言体”、寒山的“意象禅境”,以及拾得将劝世诗与佛偈融合的尝试,共同推动唐代白话诗发展。

个人认为他们三人的共同点跟唐话本和释教的盛行是密不可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8-3 23: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